栏目列表
从书法教学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刘洁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与中华民族精神融成一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从最初的文字形成到书法艺术日臻完善,无不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社会十分重视书法教学,古人也重视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法宝,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遗憾的是,在向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在享受新技术给我们带来高效率、便利化的时候,整个社会却步入了少纸、无纸的时代。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字却越写越难看,更多的学生甚至大学生都感到,写一手漂亮的汉字真不容易。
  小学是练字的启蒙阶段,基础时期,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视汉字,喜爱汉字,临摹并写好汉字。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激情。我们可以用“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亡身”、“勤则难朽,逸则易坏”、“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倡导“克勤为邦”、“业广惟勤”等蕴含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名言警句来培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等。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已的文化修养,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利用小学中的书法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教育。但课内的传承毕竟是十分有限的,真正宏伟、博大的内容在课外。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辨别、评价我国的传统文化,加深体会和认识。让我们把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堂堂正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