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小吃大串烧
发布时间:2014-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晓丹
风味小吃大串烧(马杭中心小学六2组稿)
题记:民以食为天!这不,最近马小六二班也诞生了一批小吃货。麻辣烫、肉夹馍、过桥米线,这些看似平常的小吃,在吃客的笔下却是妙趣横生,别有一番风情!不信,你瞧:
吃客一:麻辣烫
马杭中心小学六(2) 乔彩伟
不管是街头还是小巷,总能闻到一股四溢的香味儿。这,便是著名的风味小吃——麻辣烫!
麻辣烫,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便能知道,它是辣辣的,吃在嘴里会辣得发麻。许多人恐怕避之不及,但它却是爱好吃辣的人们的知音,当然,它也是我的最爱。每次看见它,我都会垂涎三尺——暗黄色的汤汁儿里浸泡着翠绿的香菜,晶莹剔透的粉丝伴着各种菜,有雪白的金针菇,游着泳的肉片,还有那泡着温泉的牛肉丸,真是数不胜数!
吃麻辣烫之前,必须先要选好自己喜爱的食材,否则你就只有一碗光秃秃的汤了哦!我每次都是先夹几串金针菇,再来几粒牛肉丸,当然,菠菜和粉丝可不能少了,随后在篮子里放几个蔬菜,交给老板,就可以下锅啦!牛肉丸在滚烫的锅里乱窜着,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又跑到西;肉片儿也没闲着,在水面上翻腾着,好像在说:“好热!好热啊!”一旁的金针菇则要安静些,呆在锅底,任人摆弄。刚刚过了五分钟,我却像过了一个小时似的,着急地催促道:“快点儿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老板终于把所有的菜都捞了上来,淋上汤汁,撒上香菜和小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烫就搞定了!
一口一口地嘬着汤汁,一根一根地吸着粉丝,再一下一下地品着其他菜,那股从心底蔓延出来的满足感遍布全身。怎样,你要不要来一碗呢!
吃客二:肉夹馍
马杭中心小学六(2) 蒋磊
肉夹馍是我们这的“稀有”美味,运气好才能品尝到它的那种美,那种味。
煎黄的馍裹着淡红的腊汁肉,肉靠着翠绿的生菜,“屁股”底下垫着淡绿的黄瓜丝,看了不禁让人好想咬上几口。
肉夹馍不仅样子“美味”,做法也超简单:当雪白的馍馍放进去的那一刻,随着“嗞”的一声“巨响”,舞蹈家——油活了,它在这“舞台”上跳出一支支令人难以形容的优美的舞。渐渐地,渐渐地,“舞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越来越黄。突然,一个巨大的夹子把它带走。油疯狂了,过了一会儿油又恢复平静,它期盼着另一个“舞台”的到来。巨大的夹子把馍馍放进了一个巨大的袋子里。这时,铲子来了,它找到馍馍的中心。“咔”,馍馍一分为二。不还没有,还有一丢丢,不过铲子停止了“疯狂举动”,紧接着一把刷子在“裂口”中涂抹,随后黄瓜、腊汁肉和生菜一拥而上。一个美味的街头小吃——肉夹馍诞生了。
啊,看着这一道美味,闻着这似馍又似肉的香味,我狠狠地咬上一口。嗯~!酥口的馍,油腻的肉,清脆的黄瓜,“作响”的生菜,成就了这一小吃界的神话。啊!真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吃着吃着,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手指,不禁大叫:“痛死了!”当我看到手指时,竟不是红红作响的“雷达”而是一只“金手指”。从此,肉夹馍成就了我“金手指”的传说。
吃客三:过桥米线
马杭中心小学六(2) 巢滢仪
一想到过桥米线,我就会不由得吞口水。过桥米线可是云南的第一小吃,据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当然,我也不例外!
现在,过桥米线在我心中可是美食排行榜的第一名呢!每次路过米线店时都会被那一阵阵香味儿吸引进去,迫不及待地点一大碗,看着面前的米线,我不由得食欲大增:顺滑的米线泡在香喷喷的鸡汤里,绿油油的青菜、淡白的蘑菇、水滑滑的肉片散落其间,真叫人垂涎三尺呀!
其实,过钱米线的做法也不难:先把干米线放在水里泡软,再把肉片、蘑菇放入煮熟的鸡汤里,搅拌几下,放入青菜和米线,等上一段时间,一碗香喷喷的米线便出炉了!
我吃米线最爱一大口一大口地吞,夹起一大筷米线,伴着肉片一同吸入口中,啊!鸡汤浓郁的香味瞬间充满口腔,全身轻飘飘,好像来到了美食天堂,能把所有不开心的事情全部抛之脑后。再吃一口青菜,甜甜的味道满足了我整个味蕾。每次吃完后,我都会在心里为米线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自从妈妈知道我迷恋上过桥米线后,就有了让我这个标准的“宅女”走出家门的办法了,那就是对我说:“走,吃米线去!”保证,不出三分钟,我就在门口不耐烦地催促:“妈!快点!”过桥米线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呀!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云南吃正宗的过桥米线!
(指导老师:张晓丹)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