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让幽默的语言滋润孩子的心灵(转)
发布时间:2015-11-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建强

 

幽默的语言是指运用意味深长的诙谐语言抒发情感、传递信息,以引起学生的快慰和兴趣,从而感化学生、启迪学生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瞬间教育中,幽默的语言是山间的清泉,它能洗尽生活中的浮华;幽默的语言是亲近诙谐的朋友,它能使你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幽默的语言更是治疗精神病痛的灵丹妙药,它能使你久积的烦恼疑虑烟消云散,全身轻松。
案例:  “淘气而又诚实”的橡皮
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写着作业。我吃过饭后走进教室看到此情景,心里觉得很高兴。不料坐下来批改作业还不到5分钟,一个男孩急冲冲地跑到我这里,说他的一块橡皮刚刚还在,现在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我发现那位学生的同桌求助和惶恐的眼神。我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橡皮,或许是你不小心……”说着,我打开自己的办公抽屉,找了一块橡皮说:“这样吧,我这块橡皮就送给你吧。希望你那块淘气的橡皮,溜达一圈快点回来哦!”孩子们哈哈大笑起来。下午放学前,丢橡皮的小男孩高兴地告诉我,不知是谁把他的橡皮还回来了,放在他的铅笔盒里。我微笑地点点头说:“这块橡皮虽然淘气,但很诚实,知道有错马上就改正了。”
我想,我们的教育者在做思想工作时,有时即便苦口婆心,口若悬河,句句是真理,语语击中要害,但效果未必见佳。德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雷曼麦曾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所以,幽默的语言用于正面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而用于批评则胜于简单粗暴的斥责,他既不伤害人的自尊心,又能使其辨明是非,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会大大提高教育效果。
幽默语言的运用需要时机。只有当你在恰当时间以友善的动机通过良好的方式表达幽默时,学生才能接受你的看法。例如一偶然事件引起了某些学生的怒火。他们情绪高亢激昂,神经极度紧张,心情烦躁不安。作为教师只有使其情绪安定,神经放松,心情平静,才能进行有效的劝慰;而说一两句风趣、幽默的笑话,往往能使发怒者在欢声笑语中“降温减压”,甚至完全平静下来。我们在劝慰发怒的学生时,不妨运用这种方式尝试一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应于性格外向,平时又喜欢开玩笑,爱好讲笑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千金难买一笑的学生,则千万不可滥用。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幽默语言的使用需要真心。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不愿意别人直截了当地触及自己的一些缺点、憾事、隐私,使自己感到难堪。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有时也要讲求避讳,“矮子面前莫说矮”,应改换说法,不宜直说,在使用幽默的语言时需要真心,用真心去打动孩子。案例中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没有直接去查丢失的橡皮在谁手里,而是转换了一种说法:“希望那块淘气的橡皮,溜达一圈快点回来哦!”当丢橡皮的小男孩高兴地告诉教师橡皮回到了他的铅笔盒里时,教师微笑地点点头说:“这块橡皮虽然淘气,但很诚实,知道有错马上就改正了。”我想一切幽默的语言都需要教师真心的付出,这样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幽默语言的学习需要实践。这正如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当你受到幽默的感染,沉浸在愉悦中而发笑时,这种智慧也就随之注入了你的心灵,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没有感到幽默之前,你又多出了一份幽默的素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充分意识到幽默语言的奇妙作用,用心学习,大胆训练,持之以恒,引源头活水,就一定能运用幽默语言,在教育教学方面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