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观摩第20届《现代与经典》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5-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仇伟红

 

回味经典,感受魅力
                                  仇伟红
淡淡晨曦中徜徉着一股韵味,绵绵细雨中渗透着一丝清凉,我们英语组一行四人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带着无限的期待与憧憬,来到一个充满青春灿烂、饱含诗意的殿堂——理工大学。
在这里,我们要领略一场现代与经典的教学盛宴。碧草蓝天,参天大树,汩汩喷泉,眼前的一切,将激发我对于知识、对教育真谛的渴求;在这里,我们将目睹来自全国各地优秀英语教师的风采。那一股蓬勃、奋发的动力,必定会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也定会让我为找到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而生生不息!     
1.品名师教学风采
16位老师有的幽默大气,有的温柔可亲,有的活力十足,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设计体现小学英语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成熟场景。
主维山,北京海淀外国语学校教师,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他是主持人介绍的“北京市最具魅力男老师”,的确,听完他的课《fit and well》,让与会老师们体会到了成功课堂的精彩与灵动,也感受到了“魅力老师”的真正魅力!课中他将healthy food ,sleep,exercise对人体的重要性进行层层剖析,将词汇,语块,句子通过板书和图片完美的结合起来,过渡自然。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话题,如雾霾现象haze、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去巩固自己所知道的和所要表达的内容。他还特别倡导孩子们把内容和语言结合在一起,师生一起聊科技、政治、体育等话题。他让每一位听课老师都感觉到: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你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这堂课中,可以看到主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恰到好处的把握学科本质,以及对教育,对孩子的热情。
从这堂课中,主老师美妙的歌声,奔放的舞蹈,亲切的语言,可以看到主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给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带来了美的享受。
从这堂课中,我们感觉到了主老师对孩子们的宽容,对孩子们的鼓励,也体现了主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对教育的热情。
来自镇江的徐美老师带来了“Were twins”一课,对这节课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人如其名,微烫的短发、得体的装束,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而时尚。但她一开口从平静的声音中传递出的就是对英语教学的热情和执着,就像一眼不断流的清泉,她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结合自身实际——twin brother,从自己的family tree作为切入点,通过看图片接近话题深处,同时也让学生自然体会到family的温暖。接着又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了解人物特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徐老师的课设计新颖,层层递进,有效发散了学生思维。整堂课上,徐老师对学生的爱、对英语教学的情在一声声轻声细语般的交流中得以自然流淌,在最后一个环节Family is like ...并且分享自己班内学生对family的观点的视频中得以最后的升华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英语知识的提高,应该是个多面手,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幽默诙谐的语言,风趣的教学风格,音乐与美术素质的提高,灵活的教学机智,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科之间的融合。本次比赛的特别环节“中国好课堂挑战赛”中的黑马——黄锴老师充满青春活力,从singing,swimming,reading谈起, 教学环节简约而不粗糙,设计自然而不失流畅,一堂课不仅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还把所学内容向课外延伸。不限于语篇内容,而是把语篇创新性使用,和实际相联系,真正把英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与同学谈天说地、和老师交朋友、理解故事寓意并激发了孩子们特有的创造力。
2.读名师教学智慧
这是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这是一个迸发激情的舞台,这是一个碰撞灵感的舞台,这是所有英语老师共同成长的舞台。
 
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听说读写的完美结合。
 来自南京的林丽老师,她的出现让我不禁联想到某部美剧里的主人公,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她有着一口典型、地道、自信的美式英语,她一开口表达,那些颇为熟悉的语音、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就传达给观众一种“美派文艺腔”,或者说是“欧美范”,更难得的是,一个体形娇小的中国女子,居然有一身非洲裔美国人的装束,“马尾爆炸头”、“黑亮肤质”“洁白牙齿”“野性服饰”……她的课堂那么活跃!那么开放!那么霸气侧漏!这次课堂盛宴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不走寻常路的story time第一课时。首先教学材料的选择地道,教学资源的选取贴近学生实际。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真正的思维培养。本课的一大特点是每个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一步一个台阶地发展思维。果不其然,在初次涉及现在进行时的语法知识时,林老师摈弃了传统的listen and do游戏操作,而是选用了学生颇感兴趣也少见的“双簧”——two-man comic show,全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主动地进行了语言的表达与尝试。上课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在课堂中,老师一直在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如老师没有直接机械地讲解、重复,而是通过图片让学生自己根据意思表达,并告诉大家:看图根据意思表达,你就会背课文啦!这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我挑战能力。
四十分钟的课堂没有出现惯常的VCD视频,而是用猜一猜、验一验辅助学生的学习与信息的梳理,再用一个来电设置信息差,挖掘文本的隐性内涵,避免按部就班的呈现、落入俗套的揭晓答案,最后才是自由表达。如奥巴马一家、大头儿子、邓超一家,在语言技能上,从看、听、说、读落实到写,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不断挑战极限,不断冲击传统教学观念,让前来学习的老师膜拜。
匠心独具地积累素材,水到渠成的成功输出。
执教六年级《an interesting country》的顾洁老师带来的是自己带了五年的学生,她十分注重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课的一开始,就和学生交流身边的信息:I was your teacher five years ago. So what do you want to say?来自南师大附小的孩子们各个充满着灵气,他们的回答令人赞赏。紧接着是daily talk,让学生根据眼下的场景说一段话,再用话题“plan for our lesson ”谈一谈孩子们眼中的英语课的达成目标。学生的回答、表述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掌声连连,顾老师适时补充词汇,衔接自然到位。几乎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个讨论,他们的种种回答,生动活泼,气氛愉悦。特别是谈到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澳大利亚国旗与英语国旗的共同之处、各地的名胜,谈及殖民地的缘起等,所有学生的精彩回答铸就了整节课的辉煌。不用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成功的背后着顾老师对课堂张弛有度的把握,与学生朝夕相处下的默契,她的课堂,赢在了伊始:感受运用语言的快乐。本节课上的板块比较少见,包含:Ticking time 和Check out time,每个板块之间没有联系,按照常理是一堂较难连贯的课,而顾老师却创造性地将本课串成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她的课堂用语自然无痕,课堂设计紧凑连贯,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将零碎板块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新思路,对于同样也教新教材的新老师帮助十分大,我喜欢这种思想的碰撞,让我萌生新颖独特且符合实际的教学机智。也许短短的一节课只能让我记录并吸收少数闪光独到的地方,真正的进步来自于我自己的实践,只有在平时的课堂上多留意、多思考,像顾洁老师那样把教材理性分析,把学生感性对待,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带出一批有主见、有活力的学生们。
除了精彩的课堂观摩这顿精神大餐,名师、专家的报告也让我醍醐灌顶沈峰老师永远是我们一线教师学习的标杆,她所给与我们的总是我们最需要的,并且能在课堂上实现改进的。本来觉得这次欣赏不到沈峰老师的精彩课堂教学的身姿,感觉有点失望。然后从沈峰老师开口作报告的一刹那,我就被她折服了。她的观点,她的理念,她的态度,她的睿智和细心等,都让我感动,使我受益匪浅。沈老师围绕“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这一主题,仔细分析了不同体裁、不同课型的单元整体设计思路,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报告中,沈老师结合自己的课例及省观摩课沈国锋老师的课件来说明我们平时处理教学环节的优劣,层层剖析,细致把脉,使得她的报告更贴近我们的课堂实际,也让我们对自己的课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沈老师说得好,我们没法学别人的风趣幽默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但我们总能从每个人的授课中学到有益的东西。的报告,见解独特,与无声处响惊雷,给了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看到了方向。
3.思名师的成长之路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话语,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年轻教师。
乐学善思常“内视”。——特级教师戈向红老师。
不同于“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戈向红的英语课堂永远向大家开放,经常有老师坐在教室里听她的课提建议,她还会拍DV录下自己的课,回到家里后反复看和研究,找出不足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每天上课是积累实践经验,但搞课题研究就是一种自我反思,只有两者结合走路才能稳。”“我有一小本子放在床头,每天都会记录今天上课心得,总结回顾的同时也能审视自己。”“我自己也喜欢听别的老师课,甚至还会跨课听语文、数学等课,通过不断对比吸取精华。”戈向红老师的分享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为难得的既能站得住课堂又能做得了科研的人才,她的认真换来的是肯定,曾经不少知名英语教师都带队慕名来常熟听她上课,互相交流教学经验。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很不容易,现在虽然已成名师,但也从未间断学习。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教师之路,相信自己只要用心做事,用心夯实基本功,用心准备每一堂课,用心听每一堂课,就一定能成功。教学真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
 
Love, the key to success.——专家型教师田湘军。
音乐、简笔画、body language是田老师的三大法宝。而这三者,又成为其课堂快乐的源泉。究其根本,还是源于对学生的爱。
每次听田老师的课,看到的总是老师与学生幽默可爱的配合,所独树一帜“田式亲和力”,聆听他的课真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妙感受。他总是以其智慧幽默的教学风格与巧妙独特的教学构思深深吸引住听课老师,耳熟能详的歌曲也总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也与他的自身音乐素质相关,他酷爱音乐,又爱英语课堂,于是他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升华了他们的效果,创造出一节节音乐英语课堂,
在《They touch noses一开始,田老师就不断的让学生听他唱歌,学他唱歌,他一直重复的歌最后成了他教学的内容,甚至在他的课堂上,把英语语法都渗透在了歌中。将逐个呈现的国家版图用简笔画表示,最后完成一个几乎完整的 world map,把laugh 与smile夸张的表示出来,尽情地把表情展示出来,有唱,有说,有听,有画,有写,几乎是一堂多功能课,学生再也不是单单为了学习英语而来上课,而是为了让自己快乐的学习。这样的课,学生怎能不喜欢呢?这样的老师,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喜爱呢?
三天的时间,让我们感受的是课堂的精彩有味,老师的多才多艺,以及专家们的高瞻与睿智。“现代与经典”活动,带给我们的是如此多的教育思绪,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我们既要师承前人,又要积极创新;既要修养自我,又要影响学生;既要向名家学习,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艺术之花会常开不败。只要我们遵循这些原则,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博采众长不断磨练,我们也一定能“自成一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