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3年10月21日
|
地点
|
马小支部活动室
|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
12人
|
实到人数
|
12人
|
||
主持人
|
许叶
|
活动
形式
|
针对回信研究活动
|
||||||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
本次会议以沙龙的形式开展,主要交流学生的回信问题,如何回信的问题
|
||||||||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
会议主要流程:
1、与会成员签到。
2、许叶组长主持。
3、由组长介绍:近期许多学生来信问:“粗心怎么办?”。
4、关于这一话题,各成员各抒己见,谈谈自己身边有没有粗心的孩子,你是如何帮助他的?
5、组长介绍如何训练注意力。
6、组长作总结
|
||||||||
评
价
|
“粗心”这是非常常见的问题,许多同学利用“知心姐姐”信箱提出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普遍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可行的训练方法,让每位老师可以运用,减少应“粗心”造成的麻烦。
|
回信1:粗心怎么办?
答:同学们:
大家好!
知心姐姐又和大家见面了,这次我们一起谈谈如何集中注意力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最终都归结到了“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点上。“注意力”集中是“接受信息”的前提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问题,第一步必须先解决“注意力”的问题。
一、什么是注意力 :我个人认为:注意力就是人大脑的意识在某一个时间段指向某个人、物或某件事情上,指向的时间越长注意力的时间就越长。
二、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表现:要想有效地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必须知道“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根据我自身的体会写出了以下三种情况:
(一)、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想。
1、出现这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已经很累了,我们还要让孩子继续做下去,自然孩子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
2、另一种情况就是题目太难,现有的能力做不出来,而我们为了写出答案硬要孩子做,即便做了也是流于形式,不明其理。这种教育方法是把做题目当成任务和目标,而不是当成一种训练孩子思维和能力的工具,久之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二)、因为有干扰,心里不能平静。
他们知道学习要集中注意力,但是由于心里比较乱,有一点干扰就被吸引过去,不能静心。(这种干扰可能是人、是物也可能是某件事情)
(三)、想做到集中注意力,大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1、大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老是想别的东西。
2、有些人开始时注意力集中,但在过程中出现了其他事情,立刻就被吸引过去,不再关注原来的事情。
3、还有一些人在某一件事情上注意力只能集中很短时间,如:有些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的时间,时间再长点就感到疲劳、头疼。
挖其根源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同共同之处:一是孩子对正在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或者是兴趣还不是很浓厚;二是脑功能的问题,大脑的自控能力比较弱;三是老师、家长的教育、引导方法不科学,这是外在因素,但也是最致命的因素。
三、如何训练注意力集中 :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掌握三个“配方”:即“激发认知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及时展示成果,让孩子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训练身心协调性”、“培养‘反思’能力。”从“战略”上讲没有问题,我们的教育就会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战术”上的调整了。下面我重点阐述在“战术”上的调整,值得强调的是“战术”的调整必须是在三个“配方”这个大背景下完成的,不能孤立地考虑问题。
引导方法(一):
1、首先引导者必须短时间内让孩子自愿进入学习的状态,在过程中不要长时间地让孩子做某一道题目。一旦孩子累了,就赶快引导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再做其他的操作,避免因疲劳引起注意力分散。
2、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是根据他们现有水平而定,“注意力”能集中多长时间就集中多长时间,不可强硬要求他们长时间注意集中。随着科学的训练的次数增多,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自然会延长。
引导者说话的语气要和蔼,语素稍慢些为好。更重要的是引导者既不能用过多的语言干扰学生,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引导方法(二):
1、易受干扰的孩子首先要先解决干扰他们的事情,避免在孩子情绪激动或者哭闹的状态下做事情。 2、引导者一定要把孩子学习、训练的场地环境布置得简洁、舒适,不要让复杂的环境干扰孩子。 3、引导者要尽快让他们身心宁静下来,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进入学习。
引导方法(三):
1、不管引导孩子操作哪道题或是思考哪一个问题,引导者一定要明确训练目的:即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大脑时刻对自己的身心进行监控和调节,比如:每一次操作前都要引导孩子“行前思”,在操作过程中让孩子独立、充分地体验“行前思”,操作后引导孩子“反思”,然后在下一次的操作过程中监控自己再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者用最简练的语言引导孩子长时间把意识指向身心,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反思”的过程,最终增强大脑的自控能力。
2、在孩子最放松、最稳定的状态下,让他们自己理清思路找出问题的答案。切记:在孩子独立思考、做事的时候老师家长不能随意说话干扰他们。
为了提高注意力 ,还可以进行一些专门的训练。训练方法颇多,这里介绍两种:
1.干扰性训练法。注意力不佳往往是主体抗干扰能力较差的结界,为此,可以让学生在外界干扰环境下学习的方法来进行训练。干扰刺激源可以是电台广播,电视节目、菜场、商场、操场的嘈杂声。 受训学生在这种环境下阅读课文,进行定量作业练习。干扰学习刺激的音量、持续时间、 训练次数的安排以及学习材料的内容应遵循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少到多、从易到难的原则。
2.圈数训练法。圈数字训练,是指从一组数字中用圆圈圈起某一指定数字,通过由浅入深的多次练习,借以提高注意能力。
圈数字训练可分为四种类型进行:第一种:训练圈“3”字(或其它在意指定的数字)的能力,目的是锻炼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第二种:训练圈“3”字前面的一个数字,这是对注意转移力的一种训练;第三种,训练圈“3”字前一位“7”字(或其它指定数字),这种训练有助于发展注意的选择性;第四种,训练圈“3”和“7”中间的偶数(或奇数),目的在于提高注意的分配能力和扩大注意的广度。下面是用来进行练习的部分随机数字表(表中数字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5 4 3 7 9 1 2 5 7 6 5 0 8 1 3 4
7 6 4 5 1 2 6 8 3 4 0 8 7 3 5 2
0 9 4 7 8 9 0 1 8 5 2 4 1 7 8 0
1 5 4 6 3 4 9 1 2 2 5 4 1 8 6 4
5 5 2 1 8 0 7 3 2 5 8 6 0 6 7 5
9 2 5 4 3 4 4 7 3 5 0 6 4 9 1 0
8 4 6 1 5 7 6 8 1 6 2 4 7 2 5 0
4 2 5 6 8 9 8 4 9 8 7 1 4 9 3 6
1 5 2 6 8 5 7 1 9 8 4 9 2 7 4 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