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发布时间:2014-0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钱红梅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张平时沉默寡言,上课很少说话,下课了也不会和同学们三五成群的玩,在班中基本没有朋友。
具体表现:1.老师问话默不作声,只点头或摇头。
          2.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或者很久不回答问题。
          3.下课后只是一个人在位置上玩,不和同学一起。
教学背景:父亲晚来得子,很溺爱他,但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学业。
原因分析:在他生活的周边,没有和他一起玩的同龄孩子,而且父母也从来不与其进行沟通,了解他心中所想。他自己也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采取措施:

(1)鼓励他与老师交朋友。老师经常给于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于关心,没有本子给他买;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2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运用表扬、鼓励的
语气激励他,并采用奖星制,让他上课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
大胆发言。
3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
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
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
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
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
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教育启示: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鼓励他们积极进取,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把学生的自信心及早地树立起来。为了恢复他的自信心,在语文课上,我尝试着让他回答问题。开始他总是摊开手,摇摇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发现我用微笑面对他时,开始回答了。哪怕回答并不恰当,我也善意地说:“你虽然回答得不准确,但说明你已认真思考了。”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欢乐洋溢在了他脸上。果然,他兴趣浓厚了,真令人高兴。于是,我借机发挥,在班会课上,在语文课上,我会对同学说:“小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该不该为他鼓掌?”平日里一向不说话的他,居然也享受到老师的肯定,自然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拥有健康是成功的关键,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少年儿童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