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如何对待后进生
发布时间:2015-07-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曹芳

 作为一名教师一谈到“后进生”,总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我从教多年,遇到的后进生也特别多。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多少经验,但是教训还是不少的。 今天就自己的一点感受讲出来,希望与大家分享。
      对于后进生,我觉得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过分强调他们是后进生,就像不要过分强调我们是后进老师一样。我看,最好取消“后进生”这一称呼或说法。
    要谈后进生问题,先得从班级的整体谈起,因为后进生也是一个班级的组成部分。所以说无论是班主任或是任课教师带班都要讲原则:
第一、是管理班级要有原则
   学生“不听话”,不守“规矩”,不肯“用心读书”,原因自然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老师自己不守规矩,原则性太弱。我以前曾听说过,老师要像剑一样凛然,这凛然而不可触碰的锋芒之一就是原则性。譬如说,我们总是为了方便自己,随便换课,为了抢时间随便占课、拖堂。拿自习课来上语文,那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在语文课上做数学?老师拿下课时间来上课,学生为什么不可以在上课来玩一下,做个小动作,聊几句,把上课当下课呢?学校规定不许做的事情的我们不执行,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把我们布置的作业也来个“不执行”呢?学校规定排队就餐,是为了秩序和安全,我们很多班级是哪里有检查我就在哪里排整齐一点,上下楼梯是不检查的,那就乱哄哄的不排了。这一情况,我们老师不是不知道,反正不扣分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排队是为了检查,排队的意义何在?学生作业为了检查,作业的根本意义的消失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我们自己诚实了吗?我们要求学生守规矩、有原则,我们自己做到了吗?要知道,后进生中有部分是喜欢挑老师的刺,找老师的碴的人。当我们有很多刺让他们挑的时候,他们挑着挑着,就挑成了“刺头”,当一个班级出现好几个“刺头”的时候,班级就不那么的好管理了。
  所以,要想转变后进生,那得从我们老师自己做起,做一个有原则的人。当你非常尊重这一些规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班级是非常好管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不是太死板了吗,不够灵活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我们当今社会不是原则性太强,而是太灵活了,太不讲原则了!
  第二、是处理问题要公平:
  后进生的产生往往是不公平教育的结果。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班级的成员,后进生就会大大的减少。
公平是什么?不歧视、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就是公平。我们的“特殊”学生是我们用“特殊”方式对待出来的。我们很怕班里出现“特殊”学生,所以从来不排“特殊位置”,不设“特殊寝室”,不以特殊的方式把学生安置在办公室。也不敢用太特殊的眼神对待学生,也很少用太特殊的话语训斥学生。
那“一律平等”“一视同仁”就是公平了吗?还不够。就像我们老师,校长为了显示公平,就采取年级组管理制度,我们每人到了期末都有一个考核成绩,我们30%的津贴就是依据那个分数算出来的,那就公平吗?那肯定不公平。你能力强水平高,你就拿得多;我能力弱水平低,我就理应少拿,这样更公平。我们的津贴,也配冠以“阳光工资”的美名,事实上那样的考核既不阳光,又不能起到“奖优”——优劳优酬的目的。对待后进生亦如此,因为他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肯定,你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对待他,那么,除非是傻子才会傻干(当然,作为教师那样做只是出于自己的责任心。尽管这样做了,但内心还是愤愤不平)。对于那些后进生,他们就没有老师那种觉悟了。所以,要想转化他们,就要“扶弱”,谁最差我们要对谁更好。很多时候“一刀切”是最不公平的。所以“同在一个班级,一样的老师教,别人那么好,你怎么这么差啊?”这样的话貌似公平其实很伤人的;拿“一样的社会,一样的政策,一样的职业,别人那么挣钱,你怎么连别人的一个零头都挣不到?”这样的话说你,你会怎样?拿我们一年挣的钱和某些人一年挣的钱相比,我们统统将羞愧致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