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少年儿童兴趣与个性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旻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就是兴趣,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有了兴趣,才能谈如何学习,才能寻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个性发展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是以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与研究为前提,以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根本,促进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其核心思想是“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是时代发展战略的需要,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每一位关心教育,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的班主任所不能回避的。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能各展其才、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发展兴趣与个性是少年儿童成才的基础,这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一、            少年儿童兴趣的培养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说是一种本能。好奇心人皆有之,在儿童期最为强烈,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方面。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它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儿童时期是求知欲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对某一方面的求知欲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少年儿童对某一方面知识产生了兴趣,必然会不断地接触、探求,使孩提时代的兴趣逐步强化,从朦胧、不稳定的意会,变为较明确、相对稳定的志趣。志趣进一步发展,则成为终身为之奋斗的志向,儿童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但保持时间短,特别是新鲜劲一过或一遇到困难便会退缩、回避。所以,培养儿童的正当爱好和兴趣,对一个少年儿童成材至关重要。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现象,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的,丑的事物和现象也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对事物不同的注意力,我们必须善于引导少年儿童发现美、选择美、追求美,使少年儿童对他认为美好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去加以培养,让兴趣保持稳定持久,发展成为一种爱好,再经过努力,做出点滴成绩给以鼓励,最终成为每个少年儿童的一门特长。
二、 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
所谓个性发展,就是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地选择,从而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和张扬。
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同一大纲、同一教材、同一进度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沦为了分数的奴隶、考试的机器,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认识,往往拘泥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事实上,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等各方面,若单以个体智育成绩的好坏评价,不仅曲解了个性差异、增加了学生身心负担、限制了他们的正常发展,而且违背了教育培养“人”的本意。当教师掌握了标准答案,成了知识、道德、规范和秩序的化身时,学生则完全丧失了独立自由个体的地位,由“人”变成了“产品”,最终培养出来的人都是同一个模板出来的、缺乏创见的。由此可见,教育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当中,有三个重要功能,即促进个体思想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把学生看作是人,是社会的人,就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单单是关注学生的成绩。
三、    个性化发展促进少年的成才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是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社会需求,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师崭新的教学观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变,即:不再把课堂看作是“灌”知识给学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师看作是权力的代表,不再认为学生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迫你学习”的对象。而是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求同辨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时间空白”,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努力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是时代发展战略的需要,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每一位关心教育的人所不能回避的。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且进行有价值的引导,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努力发展其个性,寻找其闪光点,确定并培养少年儿童的特长、兴趣、爱好,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