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获奖论文
发布时间:2014-10-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梅英

           让情感成为教学中的催化剂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有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人们一向认为数学教学是严肃的,是公式与推理的构成,因此,数学教育中就少了许多情感性的东西,事实上,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学习、生活与周围的一切,形成独特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具有健全的个性与人格应该是能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勇于战胜困难并能体验战胜困难过程中的成功感、自豪感;有创造的欲望;对学习、对工作有热情有责任感……
所以说,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将使学生喜爱数学,真正学好数学。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情感的培养,换句话说,也就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培养。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尊重别人,产生亲情、友情,学会用自己正确、健康的心理去体验社会,分辨真善美、假恶丑。例如:利用第八册“土地面积单位”一节中“我国故宫占地面积大约为(   )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利用故宫的雄伟壮观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情绪情感的调控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调控情绪情感,对自己对别人的喜怒哀乐能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视他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对自己,胜不骄,败不馁,经得住挫折、胜利,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同时又不乏感情,实现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例如:在数学课上,有些同学先做完了教师布置的习题后,这时就要求他们能耐心等待一下,为别人考虑,培养他们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方法
1、激励评价法 
激励评价就是用能够激发教育对象积极性和上进心的评价,使之振作起来,努力进取。不少调查资料表明,造成学生对数学学科失去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无竞争意识;学习意志品质差,缺少学习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等等。而实施激励评价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导向学生,使学生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通过激励评价,帮他们找出长处,增强他们的信心。以激励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不断的进步,鼓励他们“你能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因此,要想通过激励评价达到激活学生主动学习这一目的,教师特别要重视抓住小学生“自尊”这一情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自尊心强,好胜,喜欢听表扬,不容许别人歧视。他们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自我评价又处在发展阶段,有时他们过高地评价自己,有时遇到困难或挫折又过低地评价自己。教师的激励评价,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四(3)班刘某同学心理承受能力差,有进步,受到表扬,便自满自足又很快地滑下去,缺少战胜自我的毅力和自控力。我鼓励这位同学的点滴进步,后来他的数学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因此激励评价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奋斗的动力而且会形成尊重、爱护他人的良好心态。现在我所教的两个班(四(3)和四(4))无论是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成绩,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我特别注意对待两个班学生的态度,决不能因为学习有差距就轻视、怠慢,放松要求。尤其是3班,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的比较多,他们往往会感到低人一等,自暴自弃,他们更注意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如果能通过纵比肯定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你能行”,“你还能学得更好”用充满期望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就能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潜藏的成功希望。例如两个班的程度不同,因此教案也有所区别,有的时候3班教学进行得比较顺利,我便故意问他们,有个练习,4班练过,你们想练吗?这时,学生就非常兴奋地齐声说“练!”当他们做出来的同时就增进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好胜心和理想、目标是分不开的,理想的成就动机和人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目标、理想越明确,动机就越大。我帮助学生设置阶段目标,激励他们实现目标的自信,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明确学习是为自己、为集体,为国家。四(4)班学生虽聪明有潜力,但是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竞争意识差,少动力,懒散,得过且过。后来我通过在班级中开展“找一个自己的竞争对手”和“每日争星”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较高的学习目标。我与他们一起进行横比分析了与其他班级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同时也肯定了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健康情感。鼓励他们:“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赶上和超过其他班级”。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的数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可见尊重学生,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班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大家共同努力学习的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励大家不怕挫折,勇敢地战胜困难是十分重要的。
2、渗透法
在现行的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不少好内容如《土地面积单位》、《年、月、日》等,应该说,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结合这些教材,我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教育;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教育等。,我认为要想获得预定效果,必须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体会,将自己感受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要用渗透法教给学生,对自己,要有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对别人,要有爱心、同情心。
3、暗示法
    教师要看重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看重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爱”的情感,他们更需要教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给学生起着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哪怕是教师传递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能对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对有一点进步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的学生,我经常这样说:“真为你高兴,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得更好。”让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暗示他树立信心改正不足。对犯了错误的同学,我会这样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违反课堂纪律的,但是你影响了大家学习无论怎么说也是对不住大家的。”这样,既明确地批评了他违纪,又维护了他的自尊心,他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帮助。他能从教师的暗示中体会到老师是爱他的、尊重他的,同时,他也懂得了爱别人、尊重别人。
4、讨论法
    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如课堂讨论,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我尽可能地引导他回答完整。让他亲自品尝成功的喜悦,亲身体会,“成功在于努力”的真理,对自己增强信心。教师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功也要热情地祝贺他们,肯定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的进步,并在班里推广他们的经验。在讨论中我引导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注意培养学生谦虚的美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即使出现“不足”我也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但不批评他,反而安慰他:“这没什么”,发自内心地表扬他“贵在参与”的精神。
5、感染法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效率和记忆力。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这门课,因此教育应该是有情感的教育。小学生感情纯真,热烈而又稚嫩脆弱,需要教师的爱护。他们来到学校,除了要获取知识,还渴望得到感情的尊重与交流。因此,在做学生工作时,我力求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心服口服。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这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康的人格会起到积极有效、长远的影响,才能使学生真正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就应该关心、热爱学生,这是情感教育赖以实施的基础。教师的爱心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教师要理解、尊重、信赖、欣赏每一个学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情感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