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度评价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5-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郑丹平
有度评价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213162 郑丹平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是否有“度”更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对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课堂出现了欣喜的变化,师生关系逐步趋于平等和谐;评价中很多的表扬激励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提高。但是,笔者也发现教师在评价时长期的盲目鼓励;忽略过程;忽视整合;缺乏情感;不留余地等问题又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对于如何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于此,笔者提出:一、课堂评价要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课堂评价要情真意切,彰显教师人文关怀;三、课堂评价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积累方法;四、课堂评价要关注语言文学,培养学生良好语感;五、课堂评价要运用肢体语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有度 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是否有“度”更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却任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一、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缺失现状
1. 语言空泛,盲目鼓励。
为了显示对学生发言的尊重,体现教师人性关怀, 我们的老师每当学生答对了问题,都无私地出了赏识的法宝,一个劲儿为学生叫好。在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你真厉害”“你真棒“这样空泛、盲目的鼓励之风盛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评价产生淡漠之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忽略过程,回避错误。
在一次听课时,教师指名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错了两个字,漏掉了一个字,不知是老师没认真听还是不了解评价朗读的标准,竟然表扬该生说:“读得真好!”全场一片哗然!连最起码“读得正确”的要求都没达到,真不知该生读得“好”在何处。上述案例就是典型的“马大哈”评价,对学生朗读不加以认真倾听或者说根本是在回避学生的错误就胡乱加以评价,对学生的发言不加辨析,盲目鼓励,看似尊重学生的发言,实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3.偏离文本,忽视整合。
一位教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大家围绕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文中写道:这一天到十二点(夜里)左右了,桑娜仍然没有睡觉,为什么说睡觉还早呢?”一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她身体有病,不能早睡或习惯很晚睡,所以……”老师说: “好。”示意该生坐下。接着让其他学生继续发言,老师也没有给予单独的评价。最后,老师说:“大家说得都很好,讨论就到这里。”他好在哪里呢?根本没有说清楚,十分含糊。对学生的思考成果、发言不置可否、不作诊断、不予以导向,让学生难以从老师的评价信息中澄清是否、分出优劣、明确方向、领悟方法。
4.注重形式,缺乏情感。
有的课上,当教师说“表扬他。”时,生(啪啪啪)。一堂课反复出现这种形式,师生之间就像动物之间的一种条件反射一样,毫无情感。而有些课堂则完全相反,一堂课上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有物质评价,有奖励小玩具,有的奖励五角星并贴到学生的头上,还有多媒体评价等,学生注意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没有针对性,即使面对表扬,其快乐程度也会下降,更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要求,系统地、科学地收集、处理教学信息,对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呢?
1. 课堂评价要形象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指向明确且要具体、形象。
1.1 评价语言要体现幽默
听过这样一节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时,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 ,一个学生却用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走过去悄悄地对该生说:“ 噢,你读得声音这么大,小动物也会被你吓跑的。”我觉得这种善意的评价既幽默,又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出窃窃私语的味儿了。适当夸张也是幽默的一个办法。比如:学生问题回答得出色,可以用“ 你的回答让我很欣赏!”来评价。当学生是因为读了好几遍书才知道答案时,就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清楚明了,就说“ 真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交流,深感亲切和谐。
1.2 评价语言要体现趣味
记得于永正老师执教一节公开课,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这个男孩音质悦耳,吐词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 无比诚挚地说“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 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于老师趣味性的评价语言使这位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也引得所有学生羡慕不已,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此时,教师的评价不仅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更使被评价的学生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评价要情真意切,彰显教师人文关怀
语文课堂是表达人文关怀的最佳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和谐程度的最直观的体现。
2.1 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独特体验
作为老师,要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发展。例如”学生学完《二泉映月》课文后,再听“二泉映月”二胡曲谈感受。 有的学生感受到曲子很悲凉。有的感受到曲子很激愤。有的感受到的是阿炳对生活的热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时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的不同理解,对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肯定,让课堂评价体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2.2 课堂评价要关注激励体验成功
激励性评价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出现某种良好的行为后,如果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有的学生率真的言语,教师要给予热情地鼓励,让他们的热情更进一步。对有的学生的细微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学生创新的言语要大力地赞扬,让他们的创新火花燃成熊熊大火。
3. 课堂评价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积累方法
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如有的学生表达时,由于紧张或一时语塞或说错时,老师说“ 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其次,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引导改正,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引导学生拨云见日、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
4. 课堂评价要关注语言文学,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使用课文中的词语对学生进行评价, 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例如,教学《 三亚落日》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诗意”“美妙绝伦”等词来点评学生的读书情况,“真美,让老师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意,你很有诗人的气质” “你读得较美妙,但还不是独一无二的美妙。” “通过你的朗读, 我知道了这美妙的景色只有在三亚才有,其他的地方都没有,看来三亚的落日真是美妙绝伦呀。”
5. 课堂评价要运用肢体语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师除了使用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外,还要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 恰如其分地用好肢体语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要用好眼神,目光要亲切自然,使眼神随着课文内容的深入,或赞许或期待或点拨或信任,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的修正,提高学习信心。 二、要用好脸部表情,做到平和中有激情,微笑中要注意手势的舒展自如,摆动的幅度。 三、要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 如“ 你朗读时的感情和表情感染了我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真是一种享受啊!” “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时看似简单的体态语言,却传达了教师每时每刻的感受,更加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总之,教师魅力的评价语言虽不是春风,但她能给学生带来活力与希望。使得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活泼,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改进创新,让评价语言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伴随学生快乐成长,让评价语言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不断绽放活力。让“有度”评价助我一臂之力。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