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社区化模式研究的几点尝试
发布时间:2015-06-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钱红梅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社区化模式研究的几点尝试
内容提要: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给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带来了挑战。我们试着从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区化模式的层面出发,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努力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特别是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 社区
引 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它要求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学生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科成绩虽有所提高,但在心理素质方面却非常缺乏,有些学生已养成不良习惯,学生缺乏自觉性,自制力较弱,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出现忧郁、厌学心理。强调体验,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的过程,着力组织和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校外实践中去,用心体验,用心感受,不断把全面发展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社区体验教育已成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体验式活动,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方法,它强调了在社区活动中,坚持学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重要途径,以学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为关键环节开展各项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旨在通过有效的社区实践体验(包括社会生活体验、科技体验)、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在社区领域及活动领域等方面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速的发展。
实 践
一、有效开展教育活动,强化社区实践体验。
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所在,有效地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能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内涵,掌握基本技能。
1、引导学生开展社会生活体验。
(1)加强社会劳动体验。
我们要培养现代化建设新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去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教师要依托“社会劳动基地”、“社会公益劳动”、“洁美家园”等活动,让学生去广泛地接触社会,体验劳动的酸甜苦辣,体验新时期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从而激励自己奋发努力,奋勇向前。
(2)加强社会“角色”体验。
学生学习的最终趋向是走向社会,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去奋斗是教育的又一目的。通过“角色”活动让学生体验各行各业所必须具备的自身素质以及各项工作的艰辛,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2、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体验。
(1)三小制作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大自然为课堂,以各种兴趣小组和科技假日小队为阵地,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等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接受现代化技术,体验科技的伟大力量的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校首届艺术节上,孙丹龙同学从平时教室(在三楼)擦外层玻璃窗难度大的体验中,试制成功了磁吸式双层擦玻璃器。在两块磁铁中部各夹一块抹布,同学们只要站在教室内就可以同时擦干净里外层的玻璃,既加快了劳动效率,又确保了安全,这个发明还在本次艺术节中获发明二等奖!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
(2)开展创新杯活动。
在全国发起创新杯的活动,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抓住创新杯活动契机,在班中积极发动,组织广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整个活动过程的自主参与、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活动,全体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活动让他们树立起了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已逐渐培养了创新精神。
二、行之有效地实施爱心行动,强化社区情感体验。
1、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
每年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学校抓住这一时机,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
在三月爱心行动月中,我校同学全线出击,认真搞好为民服务活动。“天使小队”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来到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扫地、擦桌,打扫卫生,并送去生活用品与真切的祝福;“护路小队”同学针对校园周围出入同学较多的路段路况较差的现状,积极开展修路填坑活动;“环保小队”同学也积极配合,并将村中心路作为环保范围,定期打扫、护养,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人间真情。
2、手拉手活动。
手拉手活动,使学生在互相学习与帮助过程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几年来,学校积极创建手拉手爱心活动基地,将镇敬老院作为互助单位。每逢九九重阳节,学生们就会穿着崭新的衣服、带着慰问品到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们,并为他们送去精彩的自编节目,使老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六二班同学还与低年级同学确立手拉手伙伴关系,互赠礼品、互相学习,既有生活上的互相关怀,又有思想与学习上的交流,把欢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强化社区成功体验。
1、深入开展雏鹰争章活动。
“雏鹰争章”活动是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实践体验活动与雏鹰争章全面结合,把实践体验贯穿于“雏鹰争章”的宣传发动、技能训练、考核评价、总结颁章的各个阶段,用争章活动来促使学生从实践体验中获得成功,不断完善自我。
(1)在争章中体验。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克服困难的重要心理因素,在学生自主选章、定章之后,设立争长竞技场,学生分组进行争章活动。拼搏小队的徐浩同学,平时有体育爱好,在进入校田径队之后,他便更加刻苦地练习,独自一人在家的他除了料理好家务、搞好学习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训练上。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次参加镇运动会的他便分别取得了小学男子甲组50米和200米跑的第三名,在辛勤练习的背后他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甜蜜。勤劳小队的学生们一有空就去照料小树苗,如今几棵幼小树苗在它们的培育下已长成几米高的大树,学生心中乐开了花。在争章过程中,学生的成功意识与欲望日渐增强,在活动中有了真实的体验。
(2)在考章中体验。
建立各种考章形式,在考章过程中加强实践体验。结合主题队会、比赛、服务行动以及实验等形式,发挥学生的实践操作才能实行考章。如在家务章考章中,通过开展成果汇报形式,学生在切菜、炒菜、和面、洗餐具、洗衣、折叠衣物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充实与愉悦。在弈棋章中,通过开展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比赛,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深化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假日小队,是以《快乐的双休日》为载体,各小队利用节假日自主活动,教师和家长协助开展的一种小队活动形式。它有别于学校的活动组织形式,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1) 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种植小队在房屋周围开辟种植小园(农村场地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种一些易活的花草、蔬菜与果树,并经常利用假日进行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除草。
(2)完善校外活动基地。活动基地是小队活动最经常的地方,它一般设在学生家中,并要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主要以兴趣、特长方面的活动为主,比方说做实验、笛子演奏、拉二胡、莲花落、下棋、三小制作等,也可开展一些知识竞赛、猜谜语等活动,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中逐渐体验成功。
(3)开展节日活动。利用假日小队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项活动。三月五日“爱心小队”同学到镇敬老院慰问老人们,给他们带去慰问品和新世纪的祝福;“天使小队”部分同学到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送去社会的关心和孩子们真诚的祝福。三月十二日“环保护路小队”则利用课余时间对村内几条主要道路进行“彻底扫荡”,把一些瓜壳纸屑以及杂草清除掉,换来洁净的生活空间。
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假日小队活动则是学生体验教育的基地,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去体验生活、体验成功。
体 会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而且使学生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其一,社区体验教育的实施,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其二,社区体验活动的开展,改变了以往灌输式教学弊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练习的趣味活动中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陶冶,既巩固了知识的学习,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三,通过社区实践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