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田”
恽南田,名格,字寿平,号南田。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十一月初一,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三月十八,享年五十八岁。武进上店人(现今马杭上店老街),与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六家”, 他继承并开创了一种“没骨画”法,影响波及大江南北, 他还精于书法,取法褚遂良、米芾而自成一体。诗为毗陵六逸之首,擅五言古诗,其诗格超逸、书法俊秀、画笔生动,称为“南田三绝”。
一、生平介绍
1、世家子弟 勤奋好学
恽南田的家族是武进的世家大族,曾祖恽邵芳是明嘉靖进士。祖父恽应候,万历年间国子监(明朝最高学府)监生。父亲恽日初崇祯六年贡生,大学问家刘世周的高足,曾参加抗清运动,后在乡里讲学。堂伯恽本初,明朝著名山水画家,崇祯十七年弃官归隐。堂伯恽厥初,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任湖广按察使(省公安厅长),带兵参与抗清运动。堂叔恽于迈,崇祯年间曾任知县,明亡后弃官遁入空门,四处云游。
由于南田先生的祖、父辈多是有节操的名士,因此这位世家子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聪明,“八岁咏莲花成句,惊其塾师”。这是他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重要条件。
2、潜身浙东 报国抗清
南田十一岁那年,父亲不满明末的腐败政治,带着两个孩子隐居浙江天台山。清兵入关后,在扬州、杭州开展大屠杀,南田随父兄逃到福州,父亲在福州参加了武装抗清运动,福州被清军攻破,南田随父兄又逃往广州,千里奔波,颠沛流离。
到达广州后,福建的建宁义军将领王祁邀请南田的父亲前往建宁共商抗清大计,父亲接到信后,没有直接动身,而是派南田前往建宁考察,因为当时全国各地起义队伍不少,但良莠不齐,有的名为抗清实际上是争权夺利,占山为王。南田到建宁暗地考察后认为“此地尚全盛,兵强富储胥。窃观王公为,魁杰实丈夫。”南田当时只有十五岁,但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政治见地。通过他的判断,促使他父兄到建宁参加了义军。
到建宁后,在对清战斗中,南田的长兄战死,清军六万围困建宁达100多天,被攻陷,王祁在巷战中自杀,南田和二哥被清军俘虏,二哥后来不知所终,父亲由于外出求援而幸免于难,从此多年离散。
3、狱中囚俘 初露才华
南田被俘后,没有被杀,开始了痛苦的奴隶生涯,后来出人意料的成为当时清军将领闽浙总督陈锦的养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他后来写的诗中,我们知道这和一位青楼女子有关。这位青楼女子是当时建宁城中的一位歌舞妓,在建宁城破后被总督收留。当时的总督夫人想打造一些首饰,但是请了一些画师画首饰的图样,感觉都不满意。这位歌舞妓知道南田的画画得很好,就推荐南田为总督夫人画图样。总督夫人见“丰神俊朗、进退从容”,人品出众,自己又恰好无子,一直想收养一个孩子,于是“喜出望外,遂蓄为子”。从一个战俘营的囚犯,一下成为一个总督的公子,身份一下子天翻地覆。
4、不慕富贵 极尽忠孝
在被陈锦收养4年后,南田二十岁的时候,陈锦被家丁刺死,陈锦死后,陈夫人带着南田前往奔丧,在杭州灵隐寺给陈锦超度亡灵,大做法事,恰巧南田在众僧中发现了自己的父亲恽日初。当时他很想上前相认,但因为养母和众多的家将兵丁在场,考虑到这样做很可能弄巧成拙,于是暗中与父亲见面,然后请主持具德和尚出面,骗陈夫人说:我看你这个儿子寿命不长,要想保住他的性命,只有让他出家从佛。具德和尚是当时最有名望的一位神僧,在灵隐寺任住持18年之久,“先后十做道场,开大法门,雷震海内”,“所至万人挤拥,挥汗成雨,至浴水一时呷尽”,就是这样一位权威,说出来的话所以极具威信,老夫人哭着不肯,要带南田回京继承陈锦的爵位,但南田表示自己不愿享受荣华富贵,愿意在寺中出家,陈夫人无奈,只好勉强同意把南田留在寺中离去。这样南田就巧妙地和父亲相认,然后随父亲回到上店老家。
后来,著名戏剧家袁枚把南田的这一早年身世编成了剧本《鹫峰缘》,在康熙十九年广为传唱,成为一段佳话。
5、一生清贫 矢志不渝
回乡后,南田以卖画为生,抚养老父亲,教化乡里。南田为人清高,视名利如草芥,决不肯趋炎附势。遇到谈得来的,不论贫践,求他作画,即刻挥毫;若遇见一些想用金钱来买画的势利小人,即使给他一百两银子,也不肯为他们画一花一叶。
南田每次出游,归家时,身上总带着许多银子,这是他作画得来的馈赠。他为人慷慨,喜欢周济别人,自己反而经常过着清贫的生活。南田先生的晚年极其凄凉,他老来得子,大儿子却溺亡于水沟中,二儿子因天花夭折。为了偿还葬父所欠债务,他拼命地画画。1690年三月十八,贫病交加的老人终于倒在了白云渡寓所,终年58岁。他的儿子当时只有5岁,连棺材也置不起一口。南田生前好友王翚(hui)等人,出钱代为料理了后事。
二、艺术成就
1、诗
为当时的“篦陵六逸”之首。顾炎武曾称赞南田的诗说:“恽正叔落笔如子山,萧瑟乡关,……非大地欢乐场中仿效徘倡,郎当舞袖。”“选意必幽,择辞必鲜,俗尘凡语自然不侵其笔。”
2、书
南田从楷书入手,之后行草学王羲之及王献之父子,后来致力于学褚遂良书法,这在当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也是他能在当时书坛中独树一帜的原因。
明末清初的书坛,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对宋元书风的承袭,将宋元以来文人书法的把握和个人性情的表现融汇一体,将和谐优雅、轻松自然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入清后,由于康熙皇帝的个人喜好和提倡,使董书弥漫书坛。但是南田对当时流行的董其昌书法也是颇有微辞的,他认为:“秀绝故弱,秀不掩弱,限于资地,故上石辄不得佳,其不足在是,其高超亦在是”。这也是南田能发现其长处和短处,而扬长避短。
3、画
恽南田在绘画上一生没有拜过师傅,多是靠自学。他的伯父恽向是个名画家,南田从小跟伯父学过诗文绘画,可以算是唯一的老师。脱离火坑归家后,南田开始画山水,在山水画上创出了名声。四王吴恽并称为“清六家”。在当时,由于康熙皇帝的偏爱,所以山水画被认为是正道,而花鸟画则是旁门左道,雕虫小技。所以当时的花鸟画日渐式微,成为一种非主流文化。这个时候,南田开始专攻花鸟画,他继承北宋徐崇嗣的画法,然后几乎是独创出一种“没骨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即用墨线勾勒的轮廓。给当时的花鸟画创作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画坛山水画独领风骚的状况,为此后中国画的均衡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方薰《山静居画论》谓:“南田恽氏画名海内,人皆宗之。”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影响波及大江南北,史载:“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据中国绘画史载,常州画派达百人之多。近现代知名画家任伯年、吴昌硕、刘海粟等都临摹学习过他的画。
4、画论
南田在绘画理论上的成就也很高,他的画论主要有:不仅要“师古人” ,更要“师造化”。还有“似”与“不似”,当时的主流观点是认为要“不似”,似了就成了庸俗。苏东坡曾经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后来的文人就以这句话来攻击画得似的画家。在南田看来,“似”与“不似”都不是绘画的最高要求,最高境界在于“传神”。他说:“世人皆以不似为妙,余则不然,惟能极似,乃称与画传神。”
三、品格修养
南田先生以卖画为生,所以他的作品存世极多,而且伪作很多,但是现在他的作品却价值连城、千金难觅,除了他的画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在于他的令人钦佩的品格节操。
我认为他的品格和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南田先生的家族中,多是抗清义士,他本人也参加过抗清运动,两个兄长也都死于抗清战斗中。清朝代替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一次大倒退,总数不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为了统治庞大的汉族,采取了残酷的民族屠杀和愚民政策。数据显示:明末时汉族有1亿人口,到了清初只剩下一半。但当后来清朝大局已定,许多明末著名的文人如:侯朝宗(桃花扇中与李香君)、钱谦益等人纷纷变节为清廷效力。为清朝的种族屠杀粉饰,还千方百计寻找清朝替代明朝的合理性和正统性。(五德交替)
而南田先生坚决采取与清朝“不合作”的立场。他一生不应科举,不做官,连个秀才都不去考。他的所有作品,书信,从来不署清朝的年号,而是用天干地支。他就以这种消极、沉默的放抗抒发自己的民族感情。
2、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南田先生的一生只有一个污点,就是被满清总督陈锦收为养子,但是我们要知道,当时他还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我们能要求一个孩子自杀殉国吗?而就是这样一个富贵公子,面对着继承两省总督的养父爵位的巨大诱惑的时候,他选择了毅然离去,甘受清贫,最后在穷困潦倒中病死,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他的高尚情操。
3、侍父极孝、待友极诚
当他在灵隐寺发现自己的生父时,毫不犹豫地弃富贵如浮云,坚决随父亲回乡。父亲在乡里每天以文会友,所需笔墨等费用均一直靠南田卖画所得赡养父亲,支持父亲的教化事业。
他从不攀附权贵,对朋友推心置腹,代之以诚。比如当时人称“画圣”的王翚(hui),南田非常推崇,认为他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很高。王翚(hui)除了画画之外,学问不好,他的诗文修养,尤其是书法,则远不如南田。他帮王翚(hui)的画题写了很多的跋,经他题跋的画,就能卖出好价钱。王翚(hui)这个人很小气,南田先生和他是相交20年的好友,给他的画题了很多的诗和跋,却得不到他的一张小画。但南田先生却不以为意,仍然代之以诚。
4、胸襟坦荡、诚实守信
南田先生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被俘后成为了清军将领陈锦的养子。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白圭之玷,何如其无玷也,凡吾所为,勿令君子道可惜,更待将来觅铁铸错字也。”可见他把自己被陈锦认作养子视为“白圭之玷”。但他虽然不愿意提起这段经历,但却并不隐瞒这段经历,而是在伤感之余任由他人评说,显示出他诚实的品格,坦荡的胸襟。
5、执着追求、坚定不移
南田先生一生精力全部用于绘画艺术,而且他不受世俗的干扰,坚持走自己的路,走创新之路。当时的画坛是以山水画作为正派,他本人山水画水平也极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现实主义艺术创新的追求,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花鸟画的创作上。因为花鸟画的作品一般篇幅都不大,所以他存世的大幅作品较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