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利用远教提高小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初探
发布时间:2012-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利用远教提高小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初探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它对以培养小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全民族良好科学素养的源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整体科学素养尤其是实验能力普遍低下。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困惑
    1、科学实验器材缺乏。学校实验室设施设备都达不到要求,科学课在学校处于边缘世界。
2、学科师资处异常尴尬。比起实验设备,其实更让科学课尴尬的是师资,专职教师太少,兼职教师太多,并且兼职教师的教学很不均衡。其实要上好一节科学课是很耗费精力的,之前要有一节课的准备时间,上完课还要拿出时间清理,兼职教师往往没法做到。
3、教师专业素养差距大。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以前的自然有教学大纲,知识点明确,哪些需要了解、哪些需要掌握都很清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好把握。但是现在的科学课在强调必要知识的掌握之外,非常强调培养、激发孩子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这种科学意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本身就缺乏。教师本身的茫然无措造成了课堂效率不高,吸引力不够,难以体现科学课的精神和内涵。随着近年来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让远教资源走进了孩子的课堂,服务了师生,没有条件做的实验,危险有毒实验,都可以运用远教来弥补,它让实验教学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科学的神奇殿堂,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潜能,从另一个侧面填补了当前小学现状带来的缺陷。 
二、利用远教提高实验操作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具有高水平、高素养的科学教师,而目前的教师水平远远达不到,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与实验教学的整合,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较为鲜明的感性认识。
 3、通过远教资源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性强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
    三、利用远教提高操作技能的方法
(一)创设使用平台,提高教师远教使用水平
加大投入,充实装备。“班班通”的有效开通,为远程教育在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远程教育服务于更多学科提供了保障。实践证明,远程教育为课堂增添了活力,给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帮助,                                                                                                                                                                                                                                                                                                                                                                                                                
重视培训,提高师资。为了将远程教育的使用最大化、深度化,进行了专项培训。为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学有所获,教师运用远教做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到教师所需和困惑,再反复讨论备课,针对教师的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在实践中,及时把握教师运用远教情况,给予有效的指导。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学习——实践,让教师熟练操作远教,并能根据教学要求自制课件,对远教资源再“加工”,老师们操作水平有较大提升。
(二)立足课堂,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指导性。
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学生体验、亲历对于建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至关重要。例如科学概念的理解、科学技能的获得、科学态度的形成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动手操作过程大大促进了动脑理解,而动脑理解的过程又会反跑来加强了动手操作的效率与乐趣。
受实验仪器、实验场地、时空、教师实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实验都无法操作,或者操作不规范。这些都制约了课堂中的实验操作,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对于一些实验只能是“望尘莫及”。将远教资源运用到课堂,无法操作的实验,可以通过远教资源演示观看感知;能操作的实验,可以得到理论的指导,现场的操作规范点拨。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进浩瀚的星空,探知宇宙的神秘;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的演示,感知安全用电,珍爱生命;观看远程教育资源的实验指导,从正确使用酒精灯到标准完成实验操作……从微小的细菌到浩瀚的宇宙,从遥远的古代到未来的世界。微观世界、宏观世界、长远时空的演变得到了生动的再现,危险有毒实验的操作得到了形象的指导,实验现象拥有了精辟的分析,学生的探究拥有了广阔的平台。
(三)抓实研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课堂是实验教学的主阵地,而教师是实验教学的核心。教师的自身素养、对教材的解读、课堂上的分工组织、运用远教的能力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我们抓住这一问题,从日常教学中抓实研讨,
    我们以实验课为载体,以远教资源为依托,围绕实验课,开展探索、交流、研讨。要求课题组每位老师每期承担一堂实验教学课,实验教师要精心备课、用心上课,细心反思,听课教师带着思考听课。每次研讨活动,上课教师带着自己的反思,听课教师带着自己的观点,大家在一起评课,相互学习,以讨促研。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评课中上课教师能根据点评有针对性的再反思,听课教师也在听与评中产生有效的教学认识和方法,有认可,有反对,大家在一起“唇枪舌战”,思维的火花在碰撞。大家再将产生的新认识、新方法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在一系列的研究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培训和锻炼,我校实验教学的课堂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为了展示教师研讨成果,我们举办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竞赛,学生实验反思评选活动。赛课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充分挖掘远程教与资源,因地制宜,给予学生实验操作生动的演示、规范的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明显提高,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到面的覆盖全校。远程教育的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对远程教育充满了期待,孩子们把远程教育称为“第二位科学老师”。
    六、利用远教带来的研究实效
 1、实验教学资料库得以建立
    经过近年来的研究,老师们下载运用了大量的远程教育资源,我们将这些资源整理,就形成了学校实验教学远程教育资源资料库。资料库里有空中课堂,专家讲座,教师自制课件集、实验操作技能指导视频等等,每一段文字,都包含着教师对我校实验教学的认真;每一张幻灯片,都表示教师对这个课题的付出;每一个片段,都有对提高小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指导痕迹。
 2、教师素养得到较大提升。
   教师主动的运用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不断整合课堂教学,也开拓了教师的视野,让教师与名师、专家面对面;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技能,让教师多方位感知实验教学;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性,让教师与科学知识多角度接触。随着本课题的开展,教师的丰富了理论,熟练了远程教育操作,实验操作水平得到提高。
    3、学生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科学新课标强调“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从另一个侧面填补了当前学校科学实验缺陷,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质疑、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可以说,远程教育的运用,让原本平淡的科学课堂悬念重重,妙趣横生,学生在一次次神奇的“旅行”中,收获了知识,更提高了实验操作水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新形式、获取新方法,为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不断实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