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马小和湖塘实小举行课题组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3-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智慧课堂  扎实教研
11月27日,马杭中心小学和湖塘桥实验小学御城校区开展了课题组联合教研活动,孔艳、徐伟杰、陈果博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热的传递》,三年级《常见材料》三节常态科学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孔艳老师在执教《热的传递》时针对热传递具有非直观性的教学难点,采用实验演示、亲身体验、模拟游戏等多种手段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建立更加丰满扎实的热传递概念,当学生们在满含智慧的欢快游戏中模拟着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气体分子和真空热的传递时,一个个教学重难点随风潜入了孩子的脑海,孔老师的科学课追求着理与趣的和谐统一,教与学的和契相容。
第二节课是来自马杭中心小学的徐伟杰老师,徐老师基本功扎实,课堂风格活泼潇洒,只见他拔出一把宝剑,在风趣和幽默中步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推测,发现细节,找到宝剑材料的特点,接着徐老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寻找教室里的常见材料,在媒体的直观演示作用下,学生分辨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别。整堂课在有序而自由的氛围中推进。
第三节课是陈果博老师执教的《常见材料》,别出心裁的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目光,“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制作它们的材料写下来”,只见他变戏法一样摸出木飞机、千纸鹤、塑料水杯、镊子、瓷杯、裤子……小朋友们在好奇中奋笔疾书,在一番聚合思维的演练后,只听得他话锋一转,“这些材料还可以做什么呢?”一个发散性问题又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像头脑风暴一样寻找着这些常见材料的更广泛用途,“那么这些材料在哪里能够找到它们呢?在加工厂里?在大自然里?”在问题的追寻中,学生们自己发现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本质性区别,陈老师的课堂内容超越了教材的基本素材,又紧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节奏紧凑,概念生成严谨而富有内在逻辑,对学生的智慧形成有着极强的引导力。
最后,课题组老师坐在一起研讨了三节课,大家一致夸赞了孔老师扎实而创新的教学风格,肯定了徐老师创设的自由而活泼的学习氛围,表扬了陈老师有序而严谨的教学设计。当然每位老师在课堂细节上还需磨练,如实验活动的丰富性与高效性,问题提炼的精确性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