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让故事情境有效地服务于科学课堂(王学秀)
发布时间:2012-10-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让故事情境有效地服务于科学课堂
星韵学校   王学秀   
在科学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然而,有时我们所创设的故事情境却偏离了我们的本意,达不到我们想象中的效果。
《温度与温度计》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读写温度计,并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为了引出“温度计”的概念,教师通过自编的《懒羊羊历险记》电子故事书,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1
师: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
打开电子故事书:懒羊羊遇到了灰太狼,于是他拼命逃跑,慌乱之中跑入了梦幻森林,只有森林精灵才能带他走出森林,但小精灵需要懒羊羊替他完成一个任务:找出两杯水中较冷的那一杯。
师:老师也带了这样两杯水,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老师设计了两杯相同的水,试图通过不同学生的感觉,得出矛盾的结论,从而指出感觉有时会欺骗人,要想知道真实的温度,必须要用到温度计。)
生:把手放进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师:那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不好?
生1感觉两杯水的温度:1号杯子里的水较冷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
第二位同学也认为1号杯子里的水较冷。
师:让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
生3:1号杯子里的水较冷。
师:那这三位同学的结论到底正确不正确,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一下。
在这个故事情境中,设计了一个“找出两杯水中较冷的那一杯”的任务,显然由于学生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即使两杯相同的温度的水,也固执的认为某一杯水较冷,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温度计”的引出也很牵强。于是对故事进行了改进。
案例2:
师: 同学们喜欢看故事书吗?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故事书!
打开电子“故事书”,阅读故事“懒羊羊历险记”:
迷糊的懒羊羊闯入了一片梦幻森林,偷吃了森林里的蘑菇,昏睡不醒。森林精灵恰好路过这里,认为只有三十度的精灵圣水才能救醒懒羊羊,可当小精灵找到圣水后,却不知道圣水是不是三十度。
师:同学们,你们说这时小精灵该怎么办呢?
生:用温度计测量一下。
师:森林精灵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它把配制圣水的任务交给我们了,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在这个案例中,设计了一个“配制圣水”的任务,学生兴趣浓厚,听说要自己来配制圣水,个个摩拳擦掌,接下来认识温度计,学会读写温度计的教学过程就十分流畅了。
相同的故事主角,由于不同的故事情节,设计出了不同的任务,造成了不同的教学效果。那么,在科学课堂中应该怎样创设故事情境,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科学课堂呢?
一、          故事应带给学生“美”感
学生一听说要讲故事总很兴奋,因为他们对故事有很高的期待。如果故事没达到学生预期的期待值,那将会适得其反,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因此设计的故事情境首先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精美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故事的美感;优美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悬妙、生动的故事情节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显然案例2中的“精灵圣水”这个悬妙的名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兴趣,而“配制这样的圣水”也比“找出两杯水哪个更冷”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相比而言,案例2中的故事更接近学生心目中的童话世界。
二、          故事情节具有合理性
现代情感心理学认为,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时,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等积极的情感体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起着“放大”内驱力的作用。而合理的故事情节则会贴合学生的内心需要。
案例1中懒羊羊为了走出森林必须完成森林精灵交给它的任务,森林精灵难道不想帮助懒羊羊?否则为什么要为难懒羊羊呢?无意中让“可爱”的森林精灵成了反面人物;而设置的任务也有点牵强,为什么要让懒羊羊找出两杯水中较冷的那杯?没有前因后果,有点为了设置任务而设置任务的嫌疑。这样逻辑牵强的故事学生从情感上是不能坦然接受的。
案例2中懒羊羊偷吃了森林中的漂亮蘑菇而昏倒了,符合学生心目中的懒羊羊的性格特点;森林精灵为了帮助懒羊羊而寻找精灵圣水,这是一个助人者的行为,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将配制圣水的任务交给学生来做时,满足了学生的帮助别人情感需求,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
三、          情境任务与教学内容密切贴合
创设故事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设置疑问,引出学习内容,因此应以简洁、明了,快速切入教学内容为原则,设置的悬疑应目标指向明确,不产生歧义。在本课中,创设故事情境的目地在于提出使用温度计的必要性,也就是情境中设置的悬疑必须用“温度计”这个工具才能解决的。
在案例1中,设计了“找出两杯水中较冷的那一杯”这样的任务,带给学生“肯定两杯水是不一样的”这样的心理暗示,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影响了我们感觉,所以学生才会指出1号杯里的水较冷,这样的结论又给其它的同学带来了“1号杯较冷”的心理暗示,因此其他同学也会产生相同的结论。学生认为,到此任务已经完成了,问题已经解决了。绕了一大圈,还没有绕到主题上,可以说这个任务的设计是失败的。
在案例2中,设计了“怎样才能知道精灵圣水是不是三十度”这个问题,目的明确,快速地切入到了本课教学内容,简洁、明了。再交给学生“配制精灵圣水”任务,水到渠成,让学生对接下来的任务充满好奇,跃跃欲试。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精彩的故事情境,特别是科幻故事,对学生来说很吸引力,它不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想学乐学的欲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相反,情境引入不合理,教学过程就会失去探究的色彩,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探究教学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故事情境,让故事情境更有效地服务于科学课堂教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