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实验教学
发布时间:2012-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实验教学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姓名:徐伟杰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的整合已经越来越紧密,其积极作用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通过相应的课件展示,可以更好地介绍实验器材,使实验方法更加科学;视频展示台已经成为实验课重要成员之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方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己探究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当然,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课程整合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力争更好地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使实验室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实验教学   多媒体课件   优化
 
常言说得好,“听十遍不如动手做一遍”。调查表明,一般来说,听一遍课能够掌握内容的30%,读一遍书可以掌握内容的50%,而动手做一遍则可以掌握有关内容的80%。这都表明,动手实践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乃至其他所有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受重视。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要么必须在实验室进行,要么需要带学生实际去体验,在组织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发展。那么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我校有是传统的信息技术强校,抓住这一契机,我将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使实验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更具有操作性。
实现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优化:
一、通过相应的课件展示,可以更好地介绍实验器材,使实验方法更加科学。
课件是现代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课堂教学程序,使学生获得视听的直观感受。而在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例如,在进行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显微镜结构复杂,有些部分无法展示,所以,我利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一台虚拟显微镜。通过大屏幕投影,把遮光器、光圈、载物台等结构清晰的展示出来。学生先通过观看课件对各部分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在使用中不易犯错误,这也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有些学生因为没看清而不能掌握实验器材的要领。
实验操作步骤是否正确,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实验的结论,实验的安全,所以,规范操作步骤是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只通过演示、讲解实验步骤还不够,不能达到大多数学生掌握。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制作一些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学习酒精灯的使用过程中,因为酒精灯是一个危险性相对较高的实验器材,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由于是三年级的学生,老师讲解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于是,我利用课件制作了酒精灯使用过程的一个动画,一方面通过边讲解边看动画的方式教学,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不能一下子接受的,可以在实验前再次观看动画,直至能正确掌握方法为止。这就避免了学生因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危险,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教师不需要反复地讲解某一知识了。
二、视频展示台已经成为实验课重要成员之一。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介绍实验器材是实验前重要的一个步骤。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介绍实验器材,但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所需时间也较长,所以,运用视频展示台是介绍实验器材另一常用方法。比如在做电学实验时,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实验盒,需要介绍和校对各小组实验器材时,这很难做一个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一拿出来看又会使课堂秩序混乱,利用视频展示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直接将实验盒放在视频展示台上,通过大屏幕的展示,实验盒中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十分注重、学生非常喜欢,都希望做好每一个实验。然而,在实验教学中,常会因器材或某些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小,造成许多困难,从而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并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传统的实验教学课,往往是教师站到高处,或将实验器材放在高处来展示,但这样往往是不易操作,而且很多后排的学生最后对实验结果还是没看清。利用视频展示台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如在对比两块磁铁磁力大小时,教师采用用两块磁铁分别吸回形针的方法,看哪一块能在更远的距离吸到回形针。这时,利用视频展示台,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很轻松地看到实验过程,明白实验结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方案。
实验教学取决于实验器材的准备,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地展开实验教学。但有时往往会受到教学条件、学生实际学习等情况的限制,实验器材的准备具有一定难度。例如在教学《测量心跳与呼吸》时,要使用到计时器,一般计时器用秒表精确性较高,但不可能个小组发一个秒表,另外,由于测量的时候需要纪录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和秒表上的数字混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干扰,这时,我巧妙地运用Flash动画制作了一个电子计时器,中间没有出现数字,时间的多少通过动画和声音来显示,再通过大屏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很清晰地看到,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器材的问题。
在现实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也往往会遇到一些实验现象的滞后性,如铁钉的生锈、植物开花等,这些现象不可能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出来,但如果只有做实验没有实验结果往往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时,运用课件的展示又可以达到实验的完整性。像做铁钉生锈的实验,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铁钉生锈的过程,让学生课后去观察,做好纪录,并验证和课上讲的是否一致。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达到了二次学习的目的。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己探究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科学课是较吸引学生的课程之一,主要原因是课堂的实验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看到学到很多实验,还可以在课后做进一步的探究。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学生更可以通过电脑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探究,丰富自己的知识。例如学生通过与课程相配套的光盘,可以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这就直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所学,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也作为一个实验教学的很好补充,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浏览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生物的进化》一课时,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知道史前生物经过漫长年代的演变过程,以及动植物分化发展的进化过程。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我结合多媒体技术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学生先上网打开计算机,网络上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地球环境和生物图像,然后出示问题:“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成千上万种生物,你们知道这些生物是怎样产生发展起来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回忆旧知。接着网络上再出示问题:“地球上曾经先后出现过哪些生物?现在地球上的这些生物又是怎样演化来的?”问题的提出,为学生联系旧知,学习动、植物分化与进化过程的新知,提示了具体的归纳思维方法。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网络进行自学。而网络则提供了系统的海洋生物起源、动植物分化及各自进化过程的系列图片、文字及解说词等资料,并按年代顺序排列呈现。其中植物包括从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进化为被子植物,动物包括从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进化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直到哺乳动物。这样一来,通过老师对教学方法的适当安排,不但使枯燥的内容变的丰富多彩起来,更使学生提高了通过网络提供的资料在自行探究中主动的获得知识的能力。
当然,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还没有真正完成,我们还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第一是把新型的实验室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基地,要以实验教学为突破点,在校园网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起面对特定学科的新型的实验室,把用来“听一遍”、“读一遍”的课件提升到“动手做一遍”的教学模拟环境,那么我们的工作就能够向前迈进一大步,使得实验教学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真正升级,从内容到形式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符合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二是要培养和形成一支新型的实验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教改的关键是教师,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当然也在于实施的骨干教师队伍。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做一名新型的教师。
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会更加完善,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也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文献索引: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徐晓东 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9
2、《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6.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