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活动设计:制作计时器
发布时间:2012-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制作计时器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徐伟杰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每天上课、吃饭、起床等等都要用钟表看时间,钟表就是一种计时器,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计时器,此后,计时器经历了日晷滴漏水力浑仪沙漏等漫长的演变。让学生设计制作计时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过程,体验创新、尝试的乐趣,感受合作交流、动手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
3课时
四、活动目标
1、了解计时器的发明和制作历史,并了解常见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培养查询、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3、制作一个简单实用的计时器。
4、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五、活动准备
PPT课件、学生阅读材料、沙漏、生鸡蛋、饮料瓶、香、硬纸板、学生分组材料清单
六、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活动的导入阶段,先向让学生了解计时器的发明制作历史,然后展示一些不同时期,不同原理的计时器,由此使学生对各种计时器的类型和制作原理有一定的思考。经过小组讨论后,制定制作活动计划和方案;第二阶段是活动的展开阶段,小组成员按计划进行分工,制作出计时器;第三阶段是活动的总结汇报阶段,展示制作成果,交流心得和体会。
(一)活动导入阶段:了解各种计时器的计时原理
1、教师利用PPT简单讲解钟表的计时原理和计时器的发展历史;
2、学生分组阅读两则材料,以四人一小组,讨论古代计时器铜刻漏和日晷的工作原理;
3、认识沙漏、香篆钟等计时器;
4、介绍鸡蛋计时器、水瓶计时器等几个简易设计器的设计范例;
(1)太阳钟
①花盆日晷:用一只花盘,在盆底的圆孔处插一根长棍。每过一个小时,在盆沿的阴影处做一个标记。
②贴窗日晷:拿一张明信片大小厚薄的硬纸片,在中间剪一个小开口。把一只不透明的塑料杯从中间剪开,其中的一半准确地贴在纸片开口处,杯的上面用一块半圆形硬纸板盖上,然后在杯的边缘贴一张纸条。每个小时在那张纸条上做一个时间标记。
(2)水钟
①鸡蛋水钟:将一个生鸡蛋的底端轻轻敲破,让卵白和卵黄全部流出来,在另一段用解剖针钻一个小洞。在一个透明纸杯的底部剪下一个圆形(小于鸡蛋直径),作为鸡蛋的底座。在鸡蛋中装满水,每隔一个小时作在水杯外壁上作一个标记。
②铝罐水钟:(制作原理同上)
(3)沙漏
利用两个饮料瓶的上部做成两个漏斗形状,瓶口相接,中间用胶片连接并在胶片上留一小孔。先封住一边漏斗,装满沙。然后套装在一个透明盒子中,尽量让沙在特定的时间里流完。这样就做出1分钟沙漏、2分钟沙漏或者5分钟沙漏等等。
(4)香篆钟
找一支香,先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点燃五分钟以后,再量一下它的长度;过五分钟以后,又量一次。根据实验所得到的燃烧速度,比如,每五分钟燃烧掉1厘米,就可以在同样的香上每隔1厘米刻上一个刻度。只要看看香烧掉的长度,就可以知道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5)生物时钟
利用生物表现出来的一些节律行为,如开花时间、动物鸣叫时间等知道大概时间;通过人的脉搏频率、知了鸣叫频率,知道一分钟、五分钟等。
5、分小组制定本次探究活动的计划和方案
方案必须包含以下的要素:小组成员、制作材料、制作原理、制作步骤、使用说明。
(二)活动展开阶段:分小组课外制作计时器

教师
学生
活动内容
1、给学生的活动计划提供建议;
2、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与其他学科的老师沟通协调,了解学生的实际安排和一些想法。
1、小组成员按计划做好分工;
2、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3、讨论制成品,交流体会。
1、查阅有关材料,制定好计划;
2、根据可行性修改计划;
3、收集材料和制作;
4、适当改进、修饰。
 
 
 
 
 
 
 
 
 
()活动总结阶段
1、汇报制作情况,展示作品。
2、教师对活动进行小结,点评各小组作品和制作过程情况,将活动内容升华。
3、学生交流体会和感受,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投票选出优秀小组。
4、优秀作品和论文展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