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2-1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武进区马杭城东小学           邱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角、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铁架台、线绳、螺母、探究方案表、实验记录表、秒表、直尺、自制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摆”,同时为拓展部分埋下伏笔。
1、出示动画,引出摆钟。
1)师:同学们观察这个小女孩在做什么?(课件出示荡秋千的女孩)
2)全班回答:荡秋千。
3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和荡秋千一样是摆动的?
4)指名回答。(海盗船、摆钟等)
2、引导学生关注“摆”。
1(课件出示摆钟)师:这个钟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钟有什么区别呢?
(2)指名回答。
(3)师:是啊,就是因为多了这一部分,所以这个钟叫做摆钟。这个大家非常好奇的部分叫做摆。(板书:摆)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有什么奥秘。(板书课题)
二、了解摆
1、认识摆的构造(多媒体出示钟摆图片)
(1)学生自己观察,认识各个部分。
师:一个摆可以分为几部分?
(2)交流认识。
师:这根线叫做什么?下面的重物叫什么?
(3)师小结:科学上我们称它为摆线,下面悬挂的重物我们称它为摆锤。
2、教师做摆,边做边讲解过程。
(1)师:既然已经认识了摆,接下来我要做一个摆,谁告诉我需要哪些组成部分?指名回答。
(2)教师做摆解释过程。
3、教师示范让摆摆动起来,讲解注意事项。
让摆摆动的时候要注意:
1)线要轻轻拉直。
2)摆锤跟量角器要平行。
3)自然松手。
    4
、学会数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1)同学们,帮老师数数这个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吧。
2)怎样才能算摆一次呢?指名回答。
3)师强调:摆动一个来回才算一次,如果停在中间就算做半次。
4)教师让摆摆动,学生数10秒内摆摆动次数。
三、发现问题,做出假设
1、学生做摆,记录10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师:下边到你们了,你们想不想做摆?做好以后每个小组只测一次你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多少次,把数据记下来。大家只有一分钟时间,看看哪些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2、学生汇报数据,教师板书。
3、观察数据,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观察数据发现什么了?
生:同样是10秒钟,摆摆动的次数不一样。
4、学生猜测影响摆快慢的原因,师板书。
(1)师: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大多不一样,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会有快有慢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做出你们的猜测。
(2)指名回答。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四、制定实验方案
1、每个小组明确研究方向。
师: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因素可能影响摆的快慢,这只是猜测。科学讲究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需要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因为时间关系,每个小组只验证一种因素与摆的快慢的关系。一、二、三小组验证摆线长短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四、五、六小组验证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七、八、九小组验证摆角大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2、学生明白每次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1)师:如果我们在做摆线长短与摆的快慢的实验时,可不可以既改变摆线长短又改变摆锤大小?为什么?
2)指名回答。生:不可以,因为不知道是哪个条件在起作用。
师小结:我们做实验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3、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填写探究方案表。(见表一)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哪些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并填写实验探究方案表。
4、全班交流实验方案(大屏幕出示表格)
1)研究同一因素影响摆的快慢的小组,抽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2)教师相机指导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研究摆线长短因素的小组需要改变摆线,那么怎样测量摆线长度呢?需要量铁杆下方到螺母上方的距离。
五、学生做实验,得出结论
1、明确活动要求,出示“温馨提示”
现在我们就来做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最好。为了让我们的实验更精确,请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出示“温馨提示”(课件)
1)每次实验时间为15秒;
2)每次实验重复做三次,求出平均值;
3)每次实验同一位同学计时;
4)每次实验及时记录好数据。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结果。(见表二)
同时展出研究同一问题的三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重点关注他们得出的是什么结论。
4、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的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的线越短,摆得就越快。(备注:如果学生的结论与科学结论不一致,那么首先让学生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们科学家是在真空条件下做这个实验得出结论的,如果我们在那样的条件下也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虽然我们这次实验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我们参与到了探究的过程中,这就是我们的收获,这次课的目的也达到了。)
六、拓展延伸: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1、用所学知识解决摆钟的快慢问题。
(1)师:老师的这只摆钟走慢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让它走准确呢?走快了,又该怎么办?同学们讨论讨论,告诉老师。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针对挂钟讲解。
如果摆钟走慢了,就将摆线缩短一些;如果摆钟走快了,就将摆线伸长一些。因为摆线越长,走得越慢;摆线越短,走得越快。     
2、用所学知识解决秋千的快慢问题。(如果时间充裕,就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广的领域。)
(1)同样需要帮助的还有上课时我们看到的这个荡秋千的小妹妹。(课件出示荡秋千画面)小妹妹觉得秋千荡得太快,头很晕,你们谁能帮帮她?
(2)指名说。
七、总结交流。
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角的大小    无关

 

摆的快慢       摆锤的轻重    无关
                摆线的长短    有关     越长   越慢
                                       越短   越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