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保护肺和心脏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3-01-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保护肺和心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测量肺活量的正确方法,并能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2.会通过对肺活量大小的比较,知道不同的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是不同的;

3.通过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增强自己的肺活量;

4.通过设计制作小报来宣传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肺活量的含义及其大小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

2.知道体育锻炼对呼吸和心脏带来的好处;

3.制定一份体育锻炼计划;

4.认识常见的呼吸传染疾病和心脏疾病,并了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5.了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肺和心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为什么要参加体育锻炼;

2.意识到保护肺和心脏的重要性;

3.意识到疾病对人体的伤害,并能意识到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测量肺活量的仪器:塑料瓶(瓶面上使用刻度标志)、水槽、水、粗的吸管、酒精棉球、抹布等。

学生准备:带弯头的塑料吸管、手表、气球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呼吸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心跳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2.提问:关于呼吸和心跳,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3.讲述:不同的同学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为什么有些同学呼吸快,有些同学呼吸慢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活动

1.测一测我们自己的肺活量。

1)你的一口气有多长?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器材测量自己的呼吸量。平静时的呼吸量与用尽力气呼吸一次的呼吸量是有差异的。

2)认识肺活量的含义。

3)小组活动:利用简单设备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作好记录。

4)小组内统计自己测量到的肺活量和历年体检时的肺活量。

5)阅读.分析数据:比较自己和同学的肺活量时发现了些什么?

6)全班交流。

7)吹气球比赛。

猛吸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谁的肺活量大。

2.比较讨论肺活量的大小和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什么关系。

1)小组活动:

与本单元第1课搜集到的呼吸次数的数据联系。

比较:肺活量大小不同的同学呼吸的次数是相同的吗?

讨论:为什么肺活量越大,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越少?

2)学生交流。

3)讨论:肺活量大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好处?

过渡:怎么样做才能让自己的肺活量增加,使心跳更加有力?

3.制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1)在你的印象中,哪些类型的人身体一般都比较好?

2)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让我们的肺活量更大,心跳更加有力。

3)你平时参加哪些体育锻炼活动?还希望参加哪些方面的锻炼活动?

4.讨论: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

1)除了锻炼,保护肺和心脏还要注意什么?阅读课本第56页上的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

3)谈话: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4)小结:要保护肺和心脏,应该养成个人的良好习惯,如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注意休息等,还应该远离毒品,远离有害的不良行为,如吸烟、打电子游戏等。

5)讨论:你周围有吸烟的人吗?你准备怎么样劝解他们呢?

为学校、家庭、公共场所设计禁烟宣传语和图片。

6)讲解:另外,还要预防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心脏血管疾病和心脏肝脏疾病等。

介绍一些重大的疾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等。

三、小组活动:制作一份戒烟小报

小组合作,将课上所利用到的资料和自己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宣传戒烟的小报。要求主题突出、版面活泼、内容生动。一周后组织评比活动,优胜的小报将在学校内展出,并到社区内进行宣传。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直观的数字数据和图片资料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