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3-05-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伟杰

 《食物的消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
2、知道并能指认人体主要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
3、知道保护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过程与方法
1、能用画图和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交流。
2、会用小馒头模拟食物在消化道的运动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饮食消化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意识到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四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食物的消化与的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也密切,但由于消化器官的不可见性,学生只能从生活体验中得到一些零碎的感性认识。有的知道身体里有肠,有的知道身体里有胃,有的知道消化器官是复杂的,有的说有时肚子疼与消化有关等等,但对食物是怎样消化的过程并不了解。在本课学习中,将从分享他们对食物的消化开始,预测消化器官部位、消化过程、消化作用、应用品尝食物、感觉器官感觉、观察人体模型、查阅书刊等方法获得食物消化方面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一起讨论,一起分析,并描述、记录、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鼓励学生“多说”,让学生处于一种探究、研讨的气氛中,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去认识消化器官的作用及食物消化的过程。
四年级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需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的环境和思维的源泉,所以要给学生提供人体简图和人体解剖模型、还有一些多媒体课件,以突破视觉限制,创设一个丰富的视听情境,以立体的图、文、音、视、动的信息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动力。
三、知识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吃的学问》的第三课。本课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多种探究手段让学生亲身经历认识食物消化这一探究过程,如让学生品尝小镘头,体验牙、舌、唾液的初步消化等。由于胃肠消化过程是不能直接获取事实材料的,采用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假想,根据假想制定探究人体食物消化的方法。如学生观察人体解剖模型、交流饮食消化的体会等手段去认识消化;又通过学生收集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知道饮食的好处,以达到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培养学生学会假设与收集证据的探究方法及了解人体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一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了解消化道里食物的运动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旅行吧,今天老师也带大家进行一次旅行。首先请出我们今天的导游­­——小馒头,他将带领我们去的地方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板书:食物的消化)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旅游出发,开门见山地把学生吸引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认识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可以跟着导游走,我们怎么才能跟着导游到身体里去旅行呢?
2)学生咀嚼馒头,用心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3)学生交流感受。
2、学生根据经验初步认识消化器官。
1)师:好,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消化器官。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我们吃进的馒头可能会经过哪些器官?请各小组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
明确要求: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食物的消化顺序清楚
2)学生分小组绘制馒头在人体内的旅行图。
3)交流汇报。
3、认识消化器官,进一步认识食物的消化过程。
1)师:刚才同学们都交流了各自的馒头旅行图,也提到了一些消化器官,但大家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其时馒头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固定的,怎样才能知道哪些组画的图是正确的呢?
2)学生交流。
3)师出示科学家绘制食物旅行“马甲”。
4)小组活动。各组领取“马甲”并请一名学生挂在胸前,把自己绘制的图和标准图比较,并修正各组所画的馒头在人体内的旅行图,并试着各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
5)学生汇报。各小组前后两次旅行图,有什么差异?
6)师:馒头是怎样被消化的?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呢?
请一生挂着“马甲”做模特,其余学生根据经验和感受汇报,教师适时补充:口腔、食道、胃、胰脏、肝脏、小肠、大肠、肛门等。特别是针对学生不易搞清的胰脏和肝脏进行解释,后通过PPT展示消化器官。
7)现在,谁能科学地解释一下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8)学生试着说一说,后教师通过PPT展示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食物的消化与的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也密切,但由于消化器官的不可见性,学生只能从生活体验中得到一些零碎的感性认识。有的知道身体里有肠,有的知道身体里有胃,有的知道消化器官是复杂的,有的说有时肚子疼与消化有关等等,但对食物是怎样消化的过程并不了解。在本环节的设计中中,从分享他们对食物的消化开始,预测消化器官部位、消化过程、消化作用、应用品尝食物、感觉器官感觉、观察人体模型、查阅书刊等方法获得食物消化方面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一起讨论,一起分析,并描述、记录、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鼓励学生“多说”,让学生处于一种探究、研讨的气氛中,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去认识消化器官的作用及食物消化的过程。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1、师:其他食物的消化和馒头的消化一样,这样自上而下从口腔进入,经过一些列的消化器官,最后从肛门排出,但如果我们倒立吃东西,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面呢?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师辅导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实验。
4、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师小结: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蠕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难点。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运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蠕动是食物在消化道内的主要运动方式。通过模拟实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师:通过以上的探究学习,我们知道了消化器官所起的作用就是“消化食物”,从而为人体提供了营养物质。想一想,我们的消化器官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问题,出了问题这个人会怎么样?(学生发言)
2、师:为了避免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情况发生,那我们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又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消化器官呢?
3、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都能够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需要回归生活,从而改善生活。通过以上的学习,再通过学生收集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知道饮食的好处,意识到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一目标。
六、板书设计
初步消化                 口腔(牙、舌、唾液)
            
                                          食道
食物的消化
                 继续消化                 胃(胃液)
 
                 充分消化、吸收营养       小肠(肠液、胰液、胆汁)
 
                 收集废料                 大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