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请议定书
发布时间:2011-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白杰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请议定书

课题名称     流动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   

                缪宏亮                     

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申请日期              20061                 

审批日期                                           

课题名称

流动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

起止时间

2006年2月—

2007年12月

成果

形式

教师论文集  学生作品  课题报告 其他相关资料等

课题组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工作单位

职务

缪宏亮

40

中学高级

语文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校长

姓名

职称

学科

在课题研究中的分工

徐亚洁

中学高级

语文

调查研究,分析材料

蒋  华

小高

数学

分析材料,撰写报告

俞振蔚

小高

语数

调查研究,分析材料

余京艳

小一

语数

教学研究

杨红霞

小高

语文

教学研究

金全法

小一

数学

教学研究

王红梅

小高

语文

教学研究

管亚娟

小高

语文

教学研究

杨建媛

小高

德育

教学研究

梅  英

小一

德育

教学研究

杨筱艳

小高

语文

教学研究

李  泱

小一

英语

教学研究

蒋素芬

小高

语数

教学研究

许  叶

小一

心理

教学研究

宋爱芳

小高

语数

教学研究

课题的研究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动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世界性现象,是城市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自90年代后期以来,流动农民中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这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的成长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儿童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在流动儿童各种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仅以学龄少年儿童占2%—3%比例计算,就有240—360万人。

武进作为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流动务工人员,我们马杭现有本地人口2万多人,而外来流动人口达5万多人,是本地人口的2倍多。流动儿童的人数同样是超过本地适龄儿童,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无疑应是义务教育普及的对象。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受到公平教育,国务院在2001年5月《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流动农民是处于中国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缺乏规则,也没有稳定感,对成人来说这种生活就是忍耐和拼搏。而流动儿童跟随着他们的家长来到城市,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更加艰难。专家指出:流动儿童已感觉到了城市孩子与自己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在城市的壁垒面前难以逾越,他们的内心世界会对社会差别感受到强烈的不平等,这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由于这代儿童的心理素质不同与他们的父辈,长期处于社会边缘,他们可能会趋于“激进化”。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对他们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不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从而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学校是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我们马杭中心小学作为接受流动儿童教育的学校,流动儿童数量达到全校学生总数的50%以上。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学习基础、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在学校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方面普遍比较差。如:学习基础差,作业马虎,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欠佳,课外知识狭窄等;根据流动儿童的现状,我校决定研究流动儿童的学习障碍问题,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研究本地区流动儿童存在着哪些学习障碍,这些障碍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2、分析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并研究如何根据流动儿童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3、了解流动儿童行为习惯的特点,并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流动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其学习成绩提高。

4、塑造流动儿童良好学习品质,培养良好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效率。

课题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分步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2006年2月—2006年6月)  

  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召开课题研究工作会,明确课题研究分工,责任到人,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案;

  课题研究成员各自整理、收集有关资料,制定出本责任区课题研究任务的方案;

  课题研究人员拟写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能反映暂住人口子女特征的调查问卷。

2、实验阶段(2006年7月---2007年8月)

  举行课题的开题仪式;

  请专家、学者来校作课题研究指导,提高教研能力;

   课题研究成员组织学生进行问卷、座谈等形式的调查;

  课题研究成员组织暂住人口家长进行问卷、访问、座谈等形式的调查;

  课题研究成员写出各自的调查分析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和目标;

  开展教育实验研究。

3、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

组织研究成员在本课题研究调查分析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课题研究报告;

评选优秀研究论文和调查分析报告、实验报告,对课题研究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并与评优评先评职等方面挂勾。

所在单位意见

教科室、教研室审核意见

区教育局领导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单位盖章:

审批人签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