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写作质量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具体要求“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 30 万字”。数十年的语文教学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开展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扩展学生阅读面、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结合本学年中年级开展的“语文课外阅读形成性评价”课题研究,对如何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
1.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前,大多数学生虽然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但大多是看卡通动画电视或读一些漫画之类的口袋书,并且有些同学还在课堂上偷看。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肯定了这些学生爱读书的积极的一面,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采用了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如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曲折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和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借机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是无穷无尽的。此后,大多数学生便开始自觉而兴趣盎然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渐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些同学还开始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为扩大读书范围,我还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报杂志,鼓励学生自愿订阅和购买,建立并充实他们自己的图书箱或书架。
2 .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包括 (1) 爱读书、多读书; (2) 一边读一边想; (3) 认真做读书笔记; (4) 经常使用工具书。要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重要意义。还要向学生说明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形成习惯的意识性,提高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翻阅报刊,就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提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大意,获取自己所需的材料和信息。而对一些名篇佳作或自己喜欢、需要的文章和书籍,则要求学生采用精读的方法,仔细地研读。我还教学生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格言、警句,制作剪报,使用工具书等。
3 .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
按照“语文课外阅读形成性评价”课题研究的要求,我们建立了学生“阅读成长记录袋”,用以记录阅读成长过程,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阅读成长记录袋”内装有“致家长的一封信”、“课外阅读记录卡”、“自我评价表”、“同伴评价表”、“家长的话”等信息表卡。课外阅读记录卡是让学生每阅读完一份读物就按要求内容填写,收进阅读成长记录袋,并在班内定期开展评比,看谁积累得记录多。并让学生每一个月回顾一下自己的阅读历程,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反省不足之处,教师及时加以指导,提出改进意见。除此以外,让学生自己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布置好词佳句摘抄作业,为写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编辑图文并茂的阅读手抄报或电脑报;向同学推荐自己的读书成果等。通过这些丰富的读书活动,增加了阅读成长记录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并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周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建立每周一次的读书报告制度。
4 .自办班级板报和手抄报。
本学期围绕我校中心工作和大队部活动主题,办了一期手抄报和多期板报,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又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需要大量阅读有关环保及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这样才能办出像模像样的报纸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对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都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会悟到很多东西。
5 .搞好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我们班自三年级设立了图书角,本学期又进一步完善,由两位学生任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管理和借阅工作。同学们图书分类列一个目录单,如文艺类、科技类、谜语类、人物传记类等。书目单的第一列为书名,第二列是出版社,第三列是作者,第四列是收藏人。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将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同学们根据书目可以互相借阅,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6. 上网浏览,查找资料。
现代意义上的阅读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报刊书籍上,电影、电视、网络也扩大了人们的阅读空间。因此,有选择地观看知识含量高的影视节目和上网查找资料也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方式,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迅速便捷地增加知识。而且现在大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和上网条件,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但要求学生必须要在家长的指导与监督下去做。现在已有不少学生经常上网查找资料,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7 .开展读书评比。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利用早读、阅读欣赏课和班会时间,开展了“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 、“讲故事比赛” 、“《读后感》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周三的“阅读与欣赏”课,组织学生在教室展示自己的阅读成长记录袋,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或一本书。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就能使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视野宽,见识广,自觉地遨游在书海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