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让体验教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1-1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让体验教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周建强

 [摘 要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东西.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体验教育不仅适用于实践活动中,同样也适用于英语教学.

[关键词]  体验教育  英语教学

体验教育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教育?我觉得可从下面几点进行尝试。

一、因势利导,体验异国文化生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东、西方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教者应结合教材内容,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1、注重激疑,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和习俗。如:在讲授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1时,有一位学生提出疑义:“Wang Bing其实根本没有帮Yang Ling的忙,为什么Yang Ling还要说‘Thank you’呢?”根据这一问题,我向学生解释了这是西方国家的礼貌用语。他们不管你是否帮了他们的忙,只要你对他们表示热情和关心,他们都会表示感谢。顺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训练活动,让他们学学外国人思维方式,学学外国人礼貌接物,学学外国人的语言表达。当别人对你表示关心时,当别人对你表示赞叹时,也别忘了说 “Thank you!”

2、注重运用, 更多地渗透中西文化差异和特点。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正确表达形式,而且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有意地展示两种交际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培养跨文化意识,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如:中国人碰面常问“have you got a meal?”(你吃饭了吗?),而西方人常会talk about the weather(谈论天气)。又如中国人谈话喜欢问对方年龄、职业、收入和家庭等,西方人在谈论时,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如女士的年龄、男士的收入、婚否及住址等。《牛津小学英语》6A Holiday 这一课时,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西方的另一个重要的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让学生了解每逢感恩节这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吃火鸡和南瓜饼,这个节日也被叫做“火鸡节”。笔者还创造了一个感恩节的故事,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学生们有了亲身体验,对这一西方国家的节日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3、注重激趣,更多地体验中西方文化运用和情趣。如:在各班的黑板报,宣传栏,或学生园地内,布置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英语儿童画系列。又如,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查询、影视节目等途径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充分利用课堂前两分钟让学生讲述有关西方国家的习俗、历史、宗教信仰等,可用英语也可用汉语讲述。这样,课前学生精心准备、收集资料,经过自己加工后进行语言实践,体验了丰富的异国文化。

二、活化教材,体验异国平民生活。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重语言交际能力,课文多以对话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进一步体验异国生活。

1、利用教材,创设情景,体验异国生活的乐趣。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合作学习,交流方法,探究知识,展示才华。

例如:牛津版小学英语3A Unit1八个动物单词的教学,我为学生展示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Nancy 和 Mike约好去玩。他们去了哪?让我们跟着去看一看。于是出示一张动物园的图片,然后用录音机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这样,一个虚拟的“动物园”就创设好了,学生在“动物园”里认识各种小动物,自然感到亲切。由于学生兴趣浓,很快就把这些单词记住了。牛津版小学英语5A Unit4 Halloween是一个略难的单元,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万圣节”,我在教室里安排了各种万圣节用品:讲台上摆了鲜花和花瓶,南瓜,蜡烛…,黑板上挂了各种面具。“Today is Halloween .Let’s have Halloween Party.OK?”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饶有兴趣地“make pumpkin lanterns” “buy some flowers” “buy some masks” …通过学生对节日的策划,激发了学习兴趣,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了生活,完成了学习任务,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超越教材,引导实践,体验异国生活的童趣。

实践就是根据所学内容,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应资料,自主设计语言情景,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学生共同讨论、交流的主体意识。如:在学习了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s your home?等问题后,由各小组自主设计会话内容,展开角色表演。有些小组带来了面具,营造了新朋友见面的情景,避免了假交际现象;有些小组模拟病人去医院看病,医生写病历时的情景,融合了生活内容;还有些小组演示了警察核对公民身份证时的情景;有些小组则表演了小记者采访的实况等。各小组构思巧妙,表演引人入胜。通过这种合作型的实践方式,培养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初学者在体验了生活的同时,自然习得语言知识。

3、创新教材,学以致用,体验异国生活的情趣。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能力水平布置一些创新性作业。学生在体验中参与,在实践中创新,巩固所学知识并得到新的体验。如:在学了26个字母以后,如何让比较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上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英文广告、商标等,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也十分丰富,如“CCTV  Yahoo  Made in China”,等等。利用他们搜集到的这些资料进行字母教学,学习兴趣倍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这些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而且知道了CCTV是指中央电视台,Yahoo就是雅虎,  Made in China的意思是中国制造。学生深刻体验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情趣。

三、寓教于乐,体验异国学习生活。

1、同伴交流,体验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学科具有的内在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趣味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随时培养、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词汇教学中,不能光机械式的跟读、齐读,教师可设计一些歌曲、顺口溜、游戏等。又如在句型教学中,教师可先作示范表演,再让他们根据范例有创造性地改编,发挥各自特长。如在教授I like…这个句型时,事先准备了一只箱子,装入hamburger,hot dog,banana,pear,ruler,toy bus等实物。之后,展示箱中实物,并引导学生用I like…答问:“What’s your favorite thing?”这时,所有孩子的目光都会聚到这“百宝箱”上,纷纷举手,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一句枯燥的句子竟变得如此生动,课堂气氛也由此而变得生机盎然,意犹未尽。各层次学生学得了真知,培养了兴趣。

2、营造氛围,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教学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在教《牛津英语》6A  Holidays  PartC Look and say时,我就尝试了先请表达能力欠佳的学生说出图中所表示的节日、日期及人们所做事情的相关词组,然后请部分中等学生在此基础上把这些词组连成句子进行表达,最后再请小部分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说一段关于这个假期的全面介绍,还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例如:在谈论Drogon Boat Festival时,分别为相应层次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a、Drogon Boat Festival、in May or June、watch dragon boat races and eat rice dumplings

b、The Drogon Boat Festival is in May or June. People usually watch dragon boat races and eat rice dumplings.

c、The Drogon Boat Festival is for a famous poet.His name is Qu Yuan.It's in May or June.In order to remember him,people usually watch dragon boat races and eat rice dumplings.

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

教有定理而无定法,无论采用那种教学手段,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使学生学会认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体验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正是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实现了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素质教育落实到英语教学之中的一种极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曲天立  “对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的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5月

2、徐枫  “体验、学习、发展—活动教学法在小班英语复习课中的运用”《学英语》第27期 2003年1月

3、周秋乐  “充分活动  有效合作”《学英语》第49期2003年6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