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1-1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建强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活动比比皆是,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动静结合好不热闹。可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得与习得的没有几个。家长会上总有家长抱怨孩子回去不会读英语。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好坏的因素不一,既有主观也有客观。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有效性不强,涉及面不广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因素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使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均衡的发展,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如下两个问题:

 一 避免"一对一"式的教学

 这里所讲的"一对一"教学指的是课堂上教师往往依赖一两个优生的帮助完成教学。这种现象在低年级还不多见 。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高越往高年级学生参与学习的人数就越少。而教师每次叫来叫去总是那么几个学生,而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沉默的看客,鼓掌的机器,偶尔替那几个配合老师的优生鼓掌拍手叫好:Good,Good,Very good。在这样的课堂上,无论教师设计了多么新颖丰富的活动它的效果是片面的,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一部分学生,而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则丧失了学习的权利,学习的效果自然不用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偏向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学生,而应把教学的"矛头"指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尖子或高才生。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所考虑的是要面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学生,他(她)会把一些难度大的问题留给优生,而把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则让中等生或后进生来回答。让优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跳一跳,够的着。这样的教学满足了能力不一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二 避免活动过多过细,流于形式。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以活动为主线,已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活动为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机,注如了活力.可是在一些课上,我们看到尽管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的活动五花八门,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佳。如一节讲食物的课上,老师用游戏歌曲歌谣三种形式都是在操练新单词,尽管活动形式不一,但这些活动都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缺乏递进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有些教师,一堂40分钟的课,设计的活动之多,涉及到听说读写,演唱游画,可谓面面俱到。但过多的活动没有深入到教学中,学生真正练习语言的机会不多,教师设计的活动成了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和兴趣出发,从易到难设计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尽量真实,有层次性,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有话可说。在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