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2004.9-2005.11)实施方案
一、 研究重点:
1、 教师教师运用课题的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回答、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认识能动性,重视教会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2、 课题负责人深入课堂、课外与教师共同研究,并在片级以上举行一次公开观摩活动课,注意搜集典型案例,课堂教学录像等资料,并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
二、 研究步骤及策略:
(一)、理论学习:
深厚的理论支撑是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的有力保证。这一学年,每位组员仍要精读一本相关的理论专著,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专业著作。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认真学习,做好摘录,其摸仍进行学习笔记评比活动。
(二)观摩反思:
11月,课题组将派组员(金玉、宋勤明、谢文艳、管敏、吴敏菊等)参加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希望从于永正、吉春亚、孙双金等著名特级教师的阅读教学中得到启迪。外出参加活动的老师要认真参加活动,记好笔记,写好反思,回来后还要组织全体语文老师观看录像、评议。
(三)实践研究:
1、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培训。
(1)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2)开设科研沙龙,课题研究是一个认识扩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的认识和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2、在教学中达成实验目标(1)确立备课制度,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2)鼓励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
(3)开展各种教学实验研讨活动,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各种与本课题相关的学生评比或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1)一是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
(2)二是突出学校特色,大打地方文化牌。
(3)三是家校合作,社会支持,形成合力。
(4)四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四)加强管理:
把教科研工作与常规教学、教研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信息化科研水平,是课题研究逐步达到“研究与工作一体化,研究过程规范化,研究内容序列化。”每月集中活动一次。每位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贯彻课改精神,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并积累详实的活动材料。
另外,课题组老师在实践研究中一方面要善于总结研究成果,积极撰写研究论文,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活动成果。
2004.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