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案 一、诵背春诗,赏春景 1、板书“春”字,赛背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句。 2、春赶走了大地的残冬,带给我们万紫千红;春吹动了花一般的梦,带给我们醉人的暖风,我们热爱春天。孔子也带着他的弟子们泗水河畔去观赏春天。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一段,找出他们看到春天的景色。(板书课题:孔子游春) 3、指名读。出示片断。 4、导读: (1)再用心地读读,这样的春景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2)指名回答。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3)指名回答。(阳光普照着大地……一段引导学生从春风的颜色和如琴声的风上体会春天的美。)(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一段引导学生从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美丽。) 5、作者用诗般的语言描绘了泗水春景,这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这句话的最后一个省略号,告诉我们,这位美丽的母亲何止这些值得赞颂的地方?下面请同学看一段录像; 6、看了这段录像大家想不想也来赞美一下这位伟大的母亲啊?那就让我们仿照书中这样的句式,也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吧。 1)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弯弯的月亮是她亲切的微笑;闪烁的星星是她耀眼的首饰;绚丽的晚霞是她羞怯的红晕;蒙蒙的细雨是她幸福的泪水;缥缈的白雾是她神秘的面纱;连绵的山峰是她健美的臂膀;滔滔的江水是她流动的血液;清澈的泉水是她甘甜的乳汁;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2)小结:你们简直就是诗人,春天因为你们而更加美好。齐读这些句子! 二、自读自悟,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过度,春天的美景让人沉醉,孔子是否也在欣赏这五彩斑斓的春天呢? 指名读课文的第三、四、五小节。 2、听完以后,你们有发现了吗? (孔子并没有在欣赏斑斓的春色,而是在看着水沉思) 3、你们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不欣赏美丽的春色,而是在看着水沉思?水为什么深深地吸引了他呢?) 4、指名继续读下面的段落。(指名读第六七八节小节。) 你们知道为什么水会吸引了孔子全部的注意力了吗? (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因为她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是一位真君子)。学生只说因为水是一位真君子时,可以让学生说得再具体一些。 5、这一小节是这篇课文中最深奥的一段文字,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先自读,再小组讨论。) (3)集体讨论。指导学生理解这段话。 4)这实际上是谁具有的特点?(君子)的确,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人,就是君子。 (5)相机导读。
6、孔子从平平凡凡的水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弟子既惊讶,又由衷地佩服老师。齐读课文的第九小节。 7、孔子从平常水中看出这些君子所具有的品质,同学们能不能再从水身上悟出一些君子所具有的品质呢? 学生自由发言。 三、拓展学习、深入理解: (1)那么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教育弟子们好何做人) (2)通过这段文字的学习,你对孔子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充满智慧、和蔼可亲、教学有方) (3)其实,这些话,他不仅是说给他的弟子们听的,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出示投影: 孔子是我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的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话被人们所熟知和传颂。他说过许多关于学习的方面的话,如:投影演示。 (师领读)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能理解吗? 四、布置作业: 今天课后就要请同学们继续搜集一些孔子说过的话,并且去试着理解这些话,不懂的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问老师。 板书: 孔子游春 泗水春景 观水悟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