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6-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文娟

 
 

但愿人长久

(第二课时教案)

教育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体验词的美好意境。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假如时光能够倒流,假如能够重回到 900 年前的那个中秋之夜,你愿不愿意跟苏轼这位大文学相见?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 900 年前的中秋之夜和苏轼一起共赏明月,共度佳节。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体验意境

1、同学们,中秋之夜多么美好啊,你仿佛看到什么?你能否把这美好的情景读出来呢?

2、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苏轼此时在想些什么呢?

3、他为什么这么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呢?把苏轼换成“我”第一人称朗读,走进苏轼的心灵体会他的思念之情。

4、苏轼在深深的思念自己的弟弟,这时夜已深了,“月亮渐渐……怎么也睡不着。”他会想些什么呢?

5、思念却不能相见,不由生出无限的愁怨,他在埋怨谁呢?怎么埋怨的呢?(加上叹词“唉”朗读体会)从中体会到什么?

6、你们希望苏轼一直这样伤感、惆怅吗?你能不能劝劝他?你打算怎么劝呢?

7、感谢同学们善解人意的劝说,苏轼终于从深深的伤感中解脱出来了,此时他又是怎么想的呢?你现在的心情怎样?你又想对苏轼说些什么?

8、想到这儿,他的心里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文中写的只是词的一部分,整首词是这样的,让我们一起跟着苏轼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古时的词都是可以来吟唱的,现代又有人为这首词配了曲,我们跟着一起唱唱,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

三、拓展延伸,深化感悟

1、我们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有无数的诗人留下了无数首美好的诗篇,其中有许多都是表现亲情、友情的,你能否再向大家介绍几首?

2、诗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你能否也用一首诗词来表达亲情、友情?

四、作业

1、课文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能否根据课文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我和苏轼相会在中秋》为题,把你和苏轼共度中秋佳节的情景写下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