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发布时间:2007-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仇伟红
英语教学媒体在我国不长的实践中经历了由单一的课本、挂图为主到以录音、录像、幻灯、投影为主要媒体的过程。如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使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符合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实践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发展英语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书籍、音像、CAI与多媒体课件及Internet 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下面我将以牛津版BOOK3B中Unit 8 I’m hungry的词汇教学为例,谈一谈多媒体运用对英语学习环境的优化作用。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学习兴趣
牛津版BOOK3B的Unit 8 I’m hungry中出现了8个有关食物和饮料的英语生词,三年级学生由于刚接触英语,且社会阅历浅。如以传统教学法上课,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上课时,我首先向同学们展示大屏幕上的各种食物和饮料的图像和英文拼写。这样生动、逼真的图像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消除了他们对生词的陌生感,紧接着我就以屏幕上的一种食物为例,根据dialogue与一个学生编出一组对话,并切换屏幕,出现新的对话。然后学生以大屏幕上的提示,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这些词来组成对话,在这种比较真实的情景下,学生对生活中有关食物的饮料的背景知识就被激活了,尤其对于那些他们平常不多见的如coffee, hamburger.,sandwich, chips等纯英语国家的食物和饮料,通过画面呈现,就能使他们感到更加易于理解接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课堂刺激的新颖性。
2. 能加深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深层理解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对食物、饮料的数量表达上的不同,学生对英语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表达方式,没有形成直观的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展示后,学生很快明白各种饮料装在不同容器中的表达法了。如a cup of tea, a cup of coffee, some glasses of milk等。而且能自然地运用到对话中去。这样利用情景和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加深他们联想与这些词语有关的背景和知识,从而加深了对这些词的印象。
3.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层次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大屏幕上丰富多彩的食物和饮料图像自然也让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饮食习惯。这时教师就可适时地提出“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出他们喜欢的食品名称。其中不乏汉语,甚至地方名小吃,教师可以有所准备地通过屏幕呈现有的单词。这种多媒体课堂提供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的学习,使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更为丰富有趣,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层次,得到优化学习环境的作用。这就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很大的成功,但传统手段下的一些先天性不足,却仍然难以得到改善。例如: 1、效率低。2、传统手段下,语法,语音都是比较麻烦费力的事情,老师不好讲述,学生也不好理解和接受。由此可见,在生活节奏快,知识飞速增长和更新的今天,传统手段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必然且必须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当然,由于各种因素,CAI课件还存在着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例如,“课本大搬家”、“重视演示现象、忽视揭示过程”、“重视形象思维、忽视抽象思维”、“重视老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媒体的外在美、忽视媒体的内在美”、“重视不恰当的追求多媒体、忽视过多媒体对教学的不良干扰”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即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统手段下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若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即“讲授法+演示型课件”,则是比较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之一。
例如,牛津版Book6 Unit5在实际教学中就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而本单元则要求讲述:四季的名称,四季的特征等问题,还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理解、巩固本节所讲授知识,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尽快入门并产生兴趣,我的 CAI课件是这样设计的:
① 利用电脑画面介绍天气的变化。
② 通过介绍天气引出新单词。
③ 利用音频,视频让学生体验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并练习描述。
④ 利用《PowerPoint》设计小结,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了解。
整节课讲授、启发、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一环扣一环,环环都落实在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上,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色彩协调、重点突出,丰富的感性材料,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天气直观演示,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突破教学难点,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的教学精神。
三、运用CAI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的教
1. 直观演示、动静结合、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突破难点
语言的抽象性是英语的特点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实、现象,学生不能亲自实验、感知,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若能利用CAI课件具有较强的表现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技术特征,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知识发生的过程展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动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CAI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望。
3. 化静为动,设疑激趣,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
教师不断设置目标,引导学生自己达到目标,这种利用电教媒体,从变换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某种气氛和环境,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更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运用CAI课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优化学生的学
1. 激发兴趣,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影响这种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 ,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又有学生外部的环境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将是进取的、主动的、高效的。
CAI课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 、清晰直观的功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信息,首先把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
2.培养能力,解决“会学”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领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应该扶着学生走,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含蓄的讲,而不是直白告诉。要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结语: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是我们面临的历史重任。国家教委在新颁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己在课堂上要身体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优化英语课学习的环境,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此文获2004年区电教论文一等奖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书籍、音像、CAI与多媒体课件及Internet 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下面我将以牛津版BOOK3B中Unit 8 I’m hungry的词汇教学为例,谈一谈多媒体运用对英语学习环境的优化作用。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学习兴趣
牛津版BOOK3B的Unit 8 I’m hungry中出现了8个有关食物和饮料的英语生词,三年级学生由于刚接触英语,且社会阅历浅。如以传统教学法上课,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上课时,我首先向同学们展示大屏幕上的各种食物和饮料的图像和英文拼写。这样生动、逼真的图像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消除了他们对生词的陌生感,紧接着我就以屏幕上的一种食物为例,根据dialogue与一个学生编出一组对话,并切换屏幕,出现新的对话。然后学生以大屏幕上的提示,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这些词来组成对话,在这种比较真实的情景下,学生对生活中有关食物的饮料的背景知识就被激活了,尤其对于那些他们平常不多见的如coffee, hamburger.,sandwich, chips等纯英语国家的食物和饮料,通过画面呈现,就能使他们感到更加易于理解接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课堂刺激的新颖性。
2. 能加深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深层理解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对食物、饮料的数量表达上的不同,学生对英语中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表达方式,没有形成直观的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展示后,学生很快明白各种饮料装在不同容器中的表达法了。如a cup of tea, a cup of coffee, some glasses of milk等。而且能自然地运用到对话中去。这样利用情景和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加深他们联想与这些词语有关的背景和知识,从而加深了对这些词的印象。
3.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学层次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大屏幕上丰富多彩的食物和饮料图像自然也让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饮食习惯。这时教师就可适时地提出“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出他们喜欢的食品名称。其中不乏汉语,甚至地方名小吃,教师可以有所准备地通过屏幕呈现有的单词。这种多媒体课堂提供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的学习,使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更为丰富有趣,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层次,得到优化学习环境的作用。这就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很大的成功,但传统手段下的一些先天性不足,却仍然难以得到改善。例如: 1、效率低。2、传统手段下,语法,语音都是比较麻烦费力的事情,老师不好讲述,学生也不好理解和接受。由此可见,在生活节奏快,知识飞速增长和更新的今天,传统手段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必然且必须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当然,由于各种因素,CAI课件还存在着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例如,“课本大搬家”、“重视演示现象、忽视揭示过程”、“重视形象思维、忽视抽象思维”、“重视老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媒体的外在美、忽视媒体的内在美”、“重视不恰当的追求多媒体、忽视过多媒体对教学的不良干扰”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即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统手段下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若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即“讲授法+演示型课件”,则是比较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之一。
例如,牛津版Book6 Unit5在实际教学中就有一定的难度。小学生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而本单元则要求讲述:四季的名称,四季的特征等问题,还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来理解、巩固本节所讲授知识,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尽快入门并产生兴趣,我的 CAI课件是这样设计的:
① 利用电脑画面介绍天气的变化。
② 通过介绍天气引出新单词。
③ 利用音频,视频让学生体验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并练习描述。
④ 利用《PowerPoint》设计小结,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了解。
整节课讲授、启发、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一环扣一环,环环都落实在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上,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色彩协调、重点突出,丰富的感性材料,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天气直观演示,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突破教学难点,体现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的教学精神。
三、运用CAI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的教
1. 直观演示、动静结合、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突破难点
语言的抽象性是英语的特点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事实、现象,学生不能亲自实验、感知,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若能利用CAI课件具有较强的表现时间、空间、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技术特征,将不易观察到的事实、现象、知识发生的过程展现到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启迪学生思维,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动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CAI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望。
3. 化静为动,设疑激趣,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
教师不断设置目标,引导学生自己达到目标,这种利用电教媒体,从变换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某种气氛和环境,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掌握过程的支配者,更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运用CAI课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优化学生的学
1. 激发兴趣,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影响这种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 ,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又有学生外部的环境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的学习将是进取的、主动的、高效的。
CAI课件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 、清晰直观的功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信息,首先把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
2.培养能力,解决“会学”的问题
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的本领,即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领着学生走,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应该扶着学生走,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含蓄的讲,而不是直白告诉。要把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结语:探索和创设信息时代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是我们面临的历史重任。国家教委在新颁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己在课堂上要身体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优化英语课学习的环境,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此文获2004年区电教论文一等奖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