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学校 马杭中心小学 教师姓名 陈春明
章节名称 | 《轴对称图形》 | 计划学时 | 1课时 | |||||||||
学习内容分析 | 《轴对称图形》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和平移、旋转一样,轴对称也是对图形进行变换的方法之一。
本套教材两次安排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本单元是第一次。还有一次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
学习者分析 |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已认识了一些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的特征。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一些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一些事物,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一些问题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本课内容的素材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又都具有一定的美感,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同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校是信息技术传统学校,从1-6年级均开设信息技术课,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了操作学习软件的基本能力,并能较熟练地掌握一种画图软件的使用,这就为本课的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了解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环境、直观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感受对称,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运用各种方法创作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重程中感受对称美,体会轴对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
|||||||||||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方法创作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解决措施:为学生提供一个操作简便的智能化学习软件,学生通过操作电脑,自主学习。结合多媒体直观地动态演示,图文并茂,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对称轴。借助专题学习网站上的形式多样的趣味练习强化认识。 在专题学习网站上提供了一些创作方式,供学生选择和借签。为学生的独立创作奠定基础。 |
|||||||||||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分 析 | ||||||||||||
知识点 | 学习水平 | 媒体内容与形式 | 使用方式 | 使用效果 | ||||||||
对称 | 学生对生活中这些对称的物体,能发现左右两边是一样的,但不知道“对称”,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对称”。初步认识生活中有些物体是对称的,体会生活的对称现象。 | 多媒体展示蝴蝶美丽的翅膀,学生找到两边完全一样的后,会动态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并会扇动美丽的翅膀表示感谢。 | 让学生观察图片、动画,形象感知 | 学生对“对称”有形象地感知 | ||||||||
轴对称图形 | 在学生初步感知物体对称的基础上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知道在一些平面图形中,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是轴对称图形。
并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的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 |
开发一个操作简便的学习软件,提供实物或实物图片的抽象图形,动画展示对折过程,图文并茂地揭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在专题学习网站上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操作简便,反馈及时,可反复操作。 |
安排在专题学习网站上,学生操作电脑自主学习。 | 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牚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 ||||||||
对称轴 |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 动画展示对折过程,图文并茂,揭示“对称轴” | 学生操作电脑,自主学习。 | 学生初步了解对称轴 | ||||||||
想像创作 | 学生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别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方式,创作一幅轴对称图形。 | 提供一些创作方式和作品供学生借签。 | 安排在专题学习网站上供学生点击了解,学生可自由选择。 | 学生能创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 ||||||||
教学过程(可续页)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所用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 物体的对称 | 5 | 1、师: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你看吸引了好多漂亮的蝴蝶,可是这些蝴蝶非常调皮,把自己的另半边身体和翅膀给藏起来了,你能找出它们的另一半吗?(展示蝴蝶图片)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它的另一半的吗?
2、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吗? 3、揭示对称:像蝴蝶、天安门、飞机、奖杯这些物体,它们两边都是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
1、找一找每种蝴蝶的另半边,说说理由。(蝴蝶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2、学生观察这三个物体,讨论、交流,说出它们共同的特征。 |
||||||||
二、探索研究,认识特点 |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
8 | 1、师:把上面的三个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下面的图形。把这些图形对折后,你能发现什么?
2、进入“轴对称图形”学习网页,指导学生如何浏览网页,了解本课学习内容,参考信息,帮助信息等。 3、师:通过自主学习,你了解了哪些新的知识? 4、教师小结: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
1、思考:这些图形对折后有什么发现。
学会进入专题学习网站,浏览网页, 2、点击进入“感受对称”版块,自由操作网上的积件,观察轴对称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对折后的特点。 3、讨论交流,理清概念,加深印象。 |
||||||||
三、趣味练习巩固认识 | 趣味练习 | 10 | 1、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们会正确地判断 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趣味练习”,自我测试一下。
2、交流: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
1、学生进入“趣味练习”,尝试完成“小试身手、过关斩将”两大版块的练习
2、交流练习后的收获。 |
||||||||
四、想像创作,加深认识 | 创作轴对称图形 | 12 | 1、师:你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呢?在做之前先想一想做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要利用哪些工具来做。同学们可先点击 网站上的“我要创作”部分,了解一下有哪些创作方式。
2、组织学生交流创作设想。 3、巡视、帮助学生。 4、组织学生作品交流、欣赏。(重点看看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说说是如何创作的。) |
1、学生点击进入“我要创作”的“剪一剪”、“围一围”、“折一折”、“画一画”。
2、讨论汇报自己的方案。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创作。 4、作品交流 |
||||||||
五、欣赏拓展、总结 | 你知道吗? | 5 | 1、师:其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还有很多。请大家点击“你知道吗”进行了解。
2、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师:其实,对称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美,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研究,你会觉得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老师希望你们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更多的美。 |
1、点击“你知道吗”进行了解。
2、谈本节课的收获。 |
||||||||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说 明 |
图符说明 结束 总结全课 网络 / 计算机 自主选择,想像创作 了解、指导 了解、指导 网络 开始 创设情境 感受对称 集体评议 了解、指导 网络 / 计算机 网络 / 计算机 自主探究,感受轴对称 探讨交流,理解轴对称 练习测试 开始、结束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网络应用 网络 / 计算机 欣赏拓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