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线》这一课是新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1课的内容,教材中通过画一台洗衣机,要求学生掌握直线与曲线工具的操作方法。那么,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为什么没有通过让学生画洗衣机来进行教学,而是选择画机器猫的脸这一内容,我个人的想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画线》这一课在以前的教材中是在学生认识了画图程序后第一个讲授的内容,那时,学生对于画图程序的认识还不深刻,对于画图程序中的一些操作还很生疏,讲授曲线的操作方法时比较困难,学生也不容易掌握这一知识点。而在现在新的教材中,放在了画圆,填充颜色,画矩形这些课后进行教学,不管从学生对于画图程序的认识还是学生的操作能力来看,较以前都有所提高,因此教学本课时也要简单一些。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时候,我大胆的脱离了教材中画洗衣机这个枯燥的内容,而选择让学生画机器猫的脸这一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画机器猫的脸这一内容可拓展性较强,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紧紧围绕画脸这一主题设计各种各样的表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设计。本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画直线对于学生来说较简单,在前面几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平时课上的观察,发现很多学生都已经知道了怎样画直线,所以我先将画直线的内容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完成,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来选择是否要进行讲解。(根据刚才课上的观察,我发现学生这一知识点已基本掌握,所以没有再进行集中讲解,而是把更多的时候留给学生学习曲线工具的操作方法)
曲线工具的操作方法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同时,曲线工具的使用对于以后学生创作图画更是十分重要,学生曲线工具掌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图画创作的质量。因此,我将本课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这一内容的教学上。在这一环节中,共布置三个操作练习:一个是“模仿”,按照教师的示范操作模仿一遍,用曲线画笑脸,让学生快速,直观地掌握画单弧曲线的方法。 二是“改造”,即在学生掌握了画单弧曲线的基础上,引出双弧曲线,用曲线表示哭脸,让学生通过三条求助热线自主学习,从而来培养学生自学及小组间合作学习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当小老师,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三是“创新”,闭合曲线的画法是本课最难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借助任何知识的迁移,要画眼泪学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画圆工具,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出闭合曲线。
本课最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当一回变脸大师,画各种各样的表情,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创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