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乐学善思 张弛有度
发布时间:2012-07-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林亚

3月13,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围绕“有度课堂”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俞教导也在百忙中抽空参加了我们的活动中。活动中,首先由吴晓梅老师执教了《8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

课后,大家围绕“有度”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共同认为:《小松树和大松树》是一则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抓住童话特点,通过教师生动语言和形象的板贴画,把学生愉快的带入童话故事中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积极的充当其中的角色,充分体现了有度的读、演、说。

首先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为对话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氛围。吴老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和风细雨。与学生感受相同时,会表示赞同;学生朗读和理解到位时,就给与表扬;学生遇到不懂、不会时,就指导、点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读了、敢说了、敢想了、敢问了……使对话过程富有活力,富有创意。

其次,吴老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过渡语衔接自然,教师善于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孩子在教师的赏识和赞许的目光中学习,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再次,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对话,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有的责备小松树不讲礼貌、瞧不起人,有的忠劝小松树,有的替小松树向大松树道歉、承认错误……俨然就是其中一员。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更加深刻,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

课堂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在各个环节进行有度地设计,就既能优化知识结构,调动课堂气氛,也能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惧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语文成为挖掘学生潜能的沃土,让我们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乐学善思,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感悟和体会语文——我们的母语教材的魅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