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研组举行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4-11-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春燕
让识字教学散发传统文化的芳香
——记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识字教学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十一月四日下午,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围绕本学期研究专题《在识字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展了教研活动,分别由王红梅和谢萍两位老师执教《人有两个宝》第一、第二课时。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的特点,王红梅老师用“女娲造人”的故事激趣导入课文,运用字理识字教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看“手”字从古至今的字体变化,透过汉字形、义、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通过传统文化,帮助理解汉字的音、形、义。同时王老师还在课堂上设计了多个游戏,如边读“手”的词语边做动作、说大小相反的事物等,不仅帮助孩子记忆生字,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整堂课学生兴致高涨。
谢老师十分注重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如让学生说说“你们自己的手会干什么呢?”“我们的大脑在干什么?”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谢老师在处理理解“又”字这一环节时,先课件出示从古至今“又”字的演变过程,再引导学生明白“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才能有创造”,继而知道“又”就是“重复、继续”的意思,层层深入,既丰富了汉字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次教研活动,两位老师都在教学中渗透了传统文化,以合适的角度、深度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使识字教学充满情趣,更加有效,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对我们今后的日常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