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举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5-12-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郑丹平
十二月伊始,马小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举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冷冽的北风并没有消减师生们的热情,阵阵的掌声与读书声传遍了整个校园。本次教研活动以“创设情境,引领智慧”为主题,分别由贺珊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宋勤明主任执教《掌声》第二课时,徐亚洁校长和袁晓红校长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成熟教师示范课堂带动新教师成长
《小稻秧脱险记》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由青年教师贺珊老师执教第一课时。整堂课思路清晰,将课文分为可以分为小稻秧“遇险”、“脱险”两大部分,充分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生字词,重点教学了险、杂、跟和欺负五个四会词语,通过找形近字、扩词以及近义词等多种多样的手段有侧重地进行生字教学。尤其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不由分说”等词语时,通过读一读、选一选、填一填的方法层层递进,从会读到理解再到运用,一步步掌握。通过这一堂课,让我们看到了新教师的快速融入与成长。
《掌声》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上台演讲,让她想不到的是同学们不仅没有嘲笑她,而且还两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她,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爱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读来十分感人。宋勤明主任执教《掌声》第二课时,整堂课以“两次掌声”为主线,引导学生体会小英的心理,让学生产生共鸣。教学语言饱含深情与感染力,教学方法多样化、教态镇定从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经验的成熟教师,宋主任不忘课程研发,具有创新精神,注重人文情感教学,让我们看到了成熟教师的风采。
创设情境,引领智慧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听课和研讨两个部分。研讨部分由徐惠英、钱红梅老师作为主讲,教研组成员共同参评了这一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新教师到成熟教师,两堂课向大家展现出不一样的风貌,让在场所有老师都感受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和谐氛围。徐亚洁校长和袁晓红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高度评价宋老师的课是一堂细腻的、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赋有魅力,值得各位年轻老师学习。同时,也肯定了贺老师的成长,给予了她很多宝贵的教学建议。各成员的评课中肯有效,既点出了执教老师课堂中的精彩之处,也指出了有待改正的地方。这次教研活动圆满成功,我们更期待下一次的精彩。(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贺珊;摄影:郑丹平)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