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遨游太空
发布时间:2006-11-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丹

遨游太空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武进马杭中心小学 杨丹

一、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宇宙的知识。

2、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引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4、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二、内容:主题一:宇宙的奥秘;主题二:登上太空;主题三:我国的航天事业

三、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太空探秘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四、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或影碟

2、教师准备知识竞赛的题目。

3、教师推荐相关书籍:《百科知识问与答》(天文卷)《太空问答 101 》、《外星人问答 101 》、《口袋里的小百科》(第二辑)、《宇宙星球大碰撞》、《迷人的星空》、《中国少年儿童大百科全书》(自然环境卷)。

五、教学过程:

主题一 宇宙的奥秘

一、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宇宙太空的一些知识。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找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的资料。

2、教师把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展示在课室里,让学生参观。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太空知识的影碟。

4、分组讨论,说说我所认识的太空。

5、开展“太空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6、想象作文。

三、指导要点

1、信息资源的提供:(教师引导)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可以从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电脑中去搜集有用的信息。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看到的、读过的、听到的事情,来丰富自己的见闻。还可以做摘抄,出小报,写作文,在阅读、生活中积累。

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按各自的爱好(即提出的问题)与小伙伴组成合作小组。查找资料组合信息。

3、汇报时,可分小组进行,尽量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各行星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指导学生说说我所认识的太空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力求有新意,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5、举行知识竞赛时,教师应先给学生分组,然后以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进行。

6、写相象作文,根据各自搜集的资料,对未来的太空作一番美好的想象。题目可以为:《我的“神舟七号”》、《给外星人的一封信》、《太空漫游》、《我是中国宇航员》……

四、评价要点:

1、学生能积极查找资料。

2、能认真地听同学汇报并做记录。

3、每个学生都能参加知识竞赛活动。

4、学生能把自己想象的太空描述出来。

主题二 登上太空

一、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登上太空的历史及登上太空的工具。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2、激发学生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努力学习的欲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二、活动过程

1、课前准备:(1)教师向学生讲述古代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引起学生探索太空的欲望。(2)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人类登上太空的历程及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2、分小组讨论汇报课前布置的问题,重点说说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及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每组选一名学生做好记录,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航天器,并介绍仪器设计的思路,说明到太空的目的;最后把这种仪器绘制出来,向全班同学作说明。

4、展示各小组设计的航天器。

三、指导要点

1、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古代人们登上太空的愿望,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的欲望。

2、在指导学生汇报我国的航天事业时,让学生知道我国的航天事业与国际先进的技术还有差距,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多作贡献。

3、设计航天器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构思。

四、评价要点

1、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性高。

2、能设计一种航天器,并绘图说明。

主题三 我国的航天事业

一、目标

1、了解当前我国航天事业的现状。

2、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立志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航天事业做贡献。

二、活动过程

1、小组合作,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并做好纪录。

2、小组交流。

3、制作小报,展示。

三、评价要点

1、是否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

2、交流时,看语言表达能力。

3、小报是否精致,内容是否丰富。

六、教学反思

这个研究性课题的选择,不仅符合时代性,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因为小学生充满幻想并且热爱科学知识。另外,探究活动要查找大量的资料,很花时间和精力,学生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所以我认为选题十分重要,在选题之前就先要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只是老师在生搬硬套,那效果也可想而知。我这次的选题广,内容丰富,形式也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研究,取得的效果较好。

通过此次活动,我明白了选题一定要有针对性,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的发挥。只有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能力选择研究的问题,才是最合适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