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和大家一样,都想把孩子培养得稍微优秀一些。在具体做法上,可能有可取之处,肯定也有不足的地方,也请大家给予指导。
我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很重要。孩子刚上学时,我们就要求他自己整理书包、学习用品,自己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每天上学前检查自己的东西是否带齐,学习上要求他放学后做完作业再看课外书,看电视、玩游戏或者出去玩,做作业不但要求讲究速度,而且要求保证正确率。
其实,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我们从没有对他有考100分的要求,只是提出做题目要细心,把会做的做好做对,孩子考100分时给予大力表扬,而当考得不好时,给予鼓励,分析原因,争取下次改正。
再就是引导孩子多阅读,从阅读中寻找学习的乐趣,早在他上幼儿园时,就给他订阅了《幼儿画报》、《故事大王》、《多元宝宝》等杂志,孩子不识字,我们就一起陪着他看画报,讲故事,读儿歌。在孩子学了拼音,认识了一些字,给他订了《我们爱科学》、《快乐语文》、《小哥白尼》等报刊杂志,鼓励他自己读,理解书中意思,正好老师在教他们学查字典,有不太认识的字,,跟他一起查字典,有不理解的地方,给予解释,可能就是这样培养了他对阅读的兴趣。
平时,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流,做游戏,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人虽小,但也有他的人格,因此必须尊重他。我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凡事都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家中的大事也常听听孩子的意见,学习上的问题常常和孩子相互探讨,这样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感就没有了,心里话也愿意向父母说了。当然重要的是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滔滔不绝地说,父母去当忠实的听众,从而可以掌握孩子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思想上的顾虑和疑问。孩子回到家,总是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自己的开心事,学习上的烦恼事一一向我们讲叙,我们总是耐心地听着并不时提出一些我们的观点;总之,每天不管我有多忙,也不管有多累,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看看孩子的作业,陪孩子聊聊天。
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固然重要,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更不可缺。我们必须让孩子先学做“人”而后才能成“材”,生活中,我们教育他对人要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人要有责任心,要有诚信。注重孩子劳动意识的培养,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打扫卫生时搬搬凳子椅子,每天倒倒垃圾等等。从小培养他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每天自己刷牙洗脸,吃过饭收拾自己的碗筷等等。平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地尽量满足,不合理的再怎么闹也不答应。
以上只是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观点及做法,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一起来探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