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儿呱呱落地,到到蹒跚学步、到迈入幼儿园、到如今踏进小学神圣的门槛,这所有的一切对我——一个年轻的妈妈来说即充溢着从未有的新奇与甜蜜,又饱含着些许困惑和种种的疑惑。对女儿,我仿佛是在读一本从未翻卷的书,里面的文字可能让我雀跃,也可能让我伤神,里面的情节可以使我悲,也可以让我欣喜若狂!里面的标点也可以让我困惑,也可以使我释然。在解读间,我不断反思,深深地思考,随着孩子这本书一页页翻转过去,我逐渐慢慢地懂得了我的孩子,知道了她的一些小小的想法,理解了她的一些幼稚的言行,我也逐渐慢慢地懂得了和孩子相处的一些简单的哲学道理。我知道,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也在逐渐丰富着自己浅薄的育儿理念,改善着自己武断的育儿方式,下面我将从中采撷几点,与在座各位年轻父母分享、共勉。
一、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是孩子能否不断前进的基础,从女儿上学第一天起,我就注意对她这方面的培养。学习时间要求认真学,休息时间让她尽情玩,是我培养她集中精力学习的基本做法。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我规定她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要求她必须吃晚饭前做完作业,而且只要她保质保量完成了作业,我就不再给她增加负担,所有时间由她自己安排。可以出去找同学玩,也可以看电视、看课外书。在这样的激励下,她每天放学回来就抓紧时间做作业。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她学习时间集中精力,一心用在做作业看书上,不让她养成边学边玩的坏习惯,逐步养成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集中精力。而且在这样的要求下,她也逐渐提高了做题的速度。
二、自信心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多鼓励,少批评。在她上学后,无论她在考试或平时作业中出现多么糟糕的情况,我们从不来用“你真笨”“死脑筋”这一类的话来打击孩子自信心。如果她一次考试成绩不好,我们就帮助她分析问题,找出出错的原因和今后改正的办法。从她上学第一天起,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她考试成绩不好而打过她或狠狠地训斥过她。我们总是告诉她,没关系,你要努力,下一次一定能行。通过这样一件件的小事独自完成,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渐渐就转化为她的自信心。
三、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我一般利用空余时间,和她谈谈学校发生的事情和班级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一般不用直截了当的教训口吻,告诉她要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她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对孩子要鼓励,有进步时就表扬,让孩子心灵充满阳光。和孩子出门时,看见什么说什么,比如,让她口头描述超市,书店等,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在人生路上不断给我们缔造悬念,出难题的生命体。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做到平时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更要把自己的心灵降低到孩子同样的高度,与孩子做平等的交流。让我们弯下腰,轻轻走过,去聆听孩子思维的驰骋,智慧的拔节,情感的裂变。在倾听与聆听间,在感受和感悟间,让我们真诚地触摸到孩子脆弱、敏感又善良的心,从而在触摸中进行反思和改进,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