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一撇一捺写好一个“人”
发布时间:2006-11-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红梅

各位王圣一学友的爸爸、妈妈们:

首先,我要借这一次家长会的良机致歉意和谢意。王圣一自从2003年由石塘湾中心小学转学到洛社实验小学,就好像航天英雄杨利伟从太空穿越大气层着陆大地一样,通过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地球的环境。而王圣一则通过了漫长的一年时间才慢慢地融入现在我们孩子所在的优秀的班集体,其间她经历了心理的恐慌,学习成绩的直线下降,和同学相处格格不入。她就像一只小刺猬一样,浑身长满了刺,一碰到她,就反应激烈伤害别人,所以,我要借这个良机和曾经被小圣同学伤害过而向在座各位告过状、诉过苦的老师和家长们增进一下感情,替小圣同学赔个不是、道个歉(为了她给大家曾经带来的过多的麻烦和不愉快)。同时,我要向在座各位伟大的 家长和 老师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培养教育出来的孩子以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包容了小圣同学的缺点,以满腔的热情融化了她心中的戾气,以深切的关心磨平了她身上那很厉害的刺,她从当初转学一赶泪眼婆娑地向我哭诉:“妈妈,再转学回到石塘湾吧。”到现在的每天都很阳光地向我诉说:“妈妈,我们班的同学好可爱哦。”她已经完全和同学打成一片,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如鱼得水地生活着。感谢家长们培养出来的好厉害的孩子,老师们好棒的学生,以宽容和善待他人的美德和小圣同学和睦相处,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她开拓了一片学习的良好空间。

其次,我要感 谢朱 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和大家说说我养儿育女的苦恼和困惑,借机学习一下成功人士在培养小圣同学带给我的成长的烦恼,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市场经济下孩子品格的培养。

我相信这样一个信条,品格胜于知识,我们所有的学习,所有的知识,无非都是为了这样一个目标:如何做人。所以,我觉得怎样来引导孩子一撇一捺写好一个“人”字,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小孩进入小学前后,他们开始为这世界设想种种原因,如事情为什么和怎么发生的及他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怎样待人处事。这是小孩的良知开始启蒙的年龄,他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道德观,同时小孩也开始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性格。作为父母,我们成人的道德行为如何,小孩子是最敏锐的觉察者,为我们想教导孩子时,其实我们也可以向他们学习。作为父母,面对孩子较难理解的举动,不应只一律责备,而应尝试用一颗少年的心去理解和开导他们。因为只有沟通和理解,才能打开心扉,慢慢建立桥梁,将其纠正过来。

首先,我要求孩子善良,要有一种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心态。现代家庭中,很少有不以孩子为中心的,而独生子女政策,更是把孩子的地位推向一个更高点。家长们不断向孩子耳朵里输入“这是给你的”“那是给你的”,久而久之,势必形成孩子“以自己为中心”的行为特点,只要求别人关心他,而他从不知道关心别人,只习惯于别人为他服务而却不懂得应该为他人尽义务。举个例子吧,那是2002年吧,非典肆虐的时候,当老师在课堂上向初谱世事的学生介绍非典的危害,说到了会夺去人的性命,说到了非典疫情已传染到安徽,蔓延到了南京,小圣忽然嚎啕大哭真情为,引得全班同学莫名其妙,当时是二年级吧,班主任怎么安慰也无法控制住她的哭声,她才边哭边抽抽嗒嗒地说:“我的爸爸在安徽,他会不会传染上啊?他会不会死啊?”弄得 朱 老师的眼眶也红红的。他爸爸安然回来,我把这事和他说了,大男人竟也无语凝咽。每回她父亲出差,她总会一个人闷闷不乐上老半天,如果听见底毁她的血亲的话语,她必定会不高兴上半天,并且气势汹汹地和大家较劲争论。平时,小圣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她的外公外婆常在田间劳作,不论回家多晚,她都要陪着一起吃晚饭,捏捏肩膀啊、捶捶腿啊什么的;每每到了星期天,都吵吵嚷嚷地要去看爷爷奶奶,并且是要和他们睡在一起的,看到她这么细心,做大人的也高兴在心里。将来,她只要做人家媳妇,做人家妻子的,如果她不能善待人家,老是和人家斤斤计较,在新的环境里碰到不顺心的,就发起刺猬脾气来,那么我这个做妈妈的也会被人家牵头皮根的呀。人家要说没有家教。在学校,我也要求她和同学和睦相处,多学习同学的长处,少计较同学的缺点,和同学要善于交流,要以理服人,乐于助人,宽以待人。把长辈们都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把同学们都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样看待。现在,小圣在处理一些事情上脾气还是相当暴躁的,但她毕竟是孩子,只要她的心地善良就行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将不知道会遇到多少事情来磨砺她的性格。但愿她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始终保持善良的本性。

其次,艰苦朴素,从小做起。孩子的成长既离不开父母的关爱,也必须受到艰难困苦的锻炼,以培养艰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孩子最需要的聪明和智慧固然重要,但坚持下去的能力更为重要。女儿也羡慕穿名处牌,但是今年爷爷奶奶为她和姐姐买衣服的时候,她给姐姐挑的都是超过一百元的衣物,而她却一百元买了两条牛仔裤和两件长袖衬衣,回到家里,立即喜不自胜地向我汇报:“妈妈,今天我没乱花爷爷奶奶的钱……”把整个事情叙述了一遍,末了还说:“你来欣赏一下我自己选的衣服,比姐姐的衣服还漂亮呢!”那种心情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给我们买衣服一样,是喜不自胜,是陶醉。我要的就是孩子的这种节俭的态度和平和。不攀比,为她人着想的心态。孩子窜得快,以前人家送的衣服现在还有没穿动过的,她就拿来送人。今年除了鞋子,穿坏了,或是嫌小了,一年要换几双外,还没有为她添过衣物。大家可能会批评我太小气了点吧,确实,在孩子的穿着上我从不大手大脚地花钱,除了今年“六一”参加校园“十佳”歌手评选去比赛,我为她添了一身品牌衣服,那是代表班级的,我应该重视一点。

暑假里的衣服我原打算现在秋季给她买的,既然公婆买了,也省了我的心,并且看上去还行,美术老师还选她作模特让同学写生呢!不过我也不会买太贵的,不过要买到那么便宜的,可能会有点难度的。我经常给她讲贫困地区孩子艰苦的求学和困苦的生活,讲妈妈资助的希望工程的学生,对她灌输要艰苦朴素,不要铺张浪费的思想。当然,要这样教育孩子,对我自己来说会非常痛苦的,常言说得好:“女人衣柜里最少的就是一件衣服”,对着满柜子的衣服竟然挑不出一件合适的,这种情况多好呀,但是对于我就不存在。因为我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少买衣服或尽量不买。有时难得添件衣服换双鞋,“哟,妈妈今天真漂亮,只是又乱花钱了,”这样的话语立刻就抛过来了,不过她不会噘个嘴巴因为妈妈只给自己买而不给她买而发脾气。暑假里本想电子琴考过十级赏顿肯德基给她吃的,我知道她非常能吃,也很喜欢吃,一顿一个人能吃掉百来元镇静自若,可是自 从 老师们灌输了“洋垃圾”的思想后,她宁可把那个钱花到买书或是苏州乐园的“蹦极跳”和井冈山的红色之旅上。今年,她还未上过一次“肯德基”呢,校外的冷饮和小吃,以前看见同学买,偷偷摸摸地也买,经过不断地唠叨现在不买了。

还有一件我做得不为大家理解的事情,就是孩子的交通问题。每个星期天,我把她送到洛社汽车站,她一个人乘车、转车到少年宫去学习。起先,我怕她瞎用钱,每次回来都让她汇报如何用钱,暑假里也不允许她买过多的冷饮料。没想到她可能抑制不住冷饮的诱惑,也许是同学买了嘴馋,往往钱的缺口比较大,汇报不上来。经过几番教育,我也认识到自己似乎苛刻了点,逐渐松了禁止买东西吃的口,孩子从早上7点离家乘公共汽车上无锡到12:30回到家,肚子是要饥饿的,应该让她买一点吃的嘛!于是,算足了钱给她自己打理,没想到每回给她十四元钱,她都会改乘大中巴或没有空调的巴士而省下1—3元镇静自若,回来沾沾自喜地向我请功。这个交通我已经让她独立运作了一年,其间我也经历了久等不回的煎熬,也有不按我的意图办事的酸甜苦辣,但是这样做,也培养了她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美德。对于女儿上学有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一辆母子车风里来雨里去,我和她同来同往,同事们说:“人家是自行车换到摩托车,摩托车换汽车,你是汽车换到自行车,一日不如一日了!”起先骑在自行车上,做母亲的面子上也下去,可是为了孩子,狠狠心,以身作则吧。人家说就让她们去说吧,要让她树立既开得了汽车,又骑得了自行车的概念,如果将来她受了挫折一蹶不振了,骑不了自行车了,做母亲的心里也很担忧呀。小圣心里也是爱慕虚荣的,但是妈妈都和她一起骑自行车,还是做做社会工作的,她也就没有意见了。她说:“妈妈,骑双人车既锻炼身体又省汽油钱,再说车子也独一无二,也蛮体面的呀!”但是,也有时她会笑嘻嘻地对我说:“妈妈,来不及了,开汽车送我去上学吧!”我终会毫不留情地断然拒绝。除非自己有事才会迁就女儿。当然,我还是赞成汽车接送孩子,汽车毕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谁不希望生活过得舒服一点呢!可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朱 老师要我在家长会议上谈谈教育孩子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事情,我就说了那么多的废话,把一些隐私都向大家担白了,让大家见笑了。这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和拙劣的做法,不值得提倡。本人以为,一个好孩子的培养,关键是要教导他怎样一撇一捺把一个“人”字写好,不仅要学校老师的悉心教导,更需要家庭父母的潜移默化。说得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