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大多生活在爷爷奶奶的疼爱中,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同时,爸爸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高期望值的沉重压力又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有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全家对孩子像众星捧月般,让孩子受宠若惊,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当孩子失败时,等待孩子的是暴风骤雨般的羞辱与打骂,使孩子极度自卑,乃至散失生活的信心。
为人父母者学会科学地赏识孩子,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学会赏识孩子,就是要以欣赏的眼光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孩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孩子的未来指明方向,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规范孩子的行为,使孩子真正成长为具有高尚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劳动者。
一、 找准时机,创设情境,赞赏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他内心充满自豪,充满信心,这时,他们特别需要有人来分担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的成功。这时,为人父母者,要找准时机,创设情境,恰当的赏识孩子。
父母的赏识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增强孩子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激发孩子渴求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追求成功,永葆积极向上的活力。父母的赏识要像夜空中的灯塔,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如果父母的赏识只停留在肤浅的表扬与简单的物质奖励方面,就会滋长孩子骄傲自满的情绪。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赏识要有激励性,要让孩子从父母的赏识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更能从父母的赏识中明确努力的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二、适当提醒,增强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儿童心理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从感悟、反思到提高、升华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由于他们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对生活中的是非曲直还不可能分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难免不犯错误。
当孩子的认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发生偏差时,如果父母只是采取简单的批评说教,或粗暴的拳打脚踢,这无异于把孩子的心灵从天堂一下了打入地狱,使孩子变得自卑,甚至走上自戳之途。
“数子一过”不如“奖子十长”。如果我们能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给予一个鼓励的微笑,送上一句勉励的话语,传递一个信任的眼神。用我们的赏识去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温暖的氛围中,从长辈循循善诱的教导中,通过心灵的感悟与自我反思,认识自身的不足,正确对待挫折,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扬起自信的风帆,去迎接崭新的挑战。才能在漫漫征途中,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既有开拓进取的顽强意志,又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新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会赏识孩子,既要看到孩子的成绩,坚持正面鼓励为主的原则。把外在的激励化为孩子发展的动力,激活孩子的内在潜能。又不能掩蔽孩子的错误,坚持适当提醒为辅的原则,在给足孩子面子的同时,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体验,自我感悟与反思,让孩子把感受到的赏识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完善自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