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还记得神童魏永康的故事。“两岁时,已经能够识2000多个汉字;4岁时入小学读书,会写打油诗、会解方程;8岁考入当地重点中学;13岁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社科院物理研究所五年制硕博连读研究生班。就是这样一个神童,在妈妈不能再继续陪读研究生之后,因为自理能力太差,不能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于2003年被社科院劝退。他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心灵的历练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或者说痛苦的多。没有游戏的童年,没有快乐的生活,没有朋友的日子,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二十年就是在无休止的学习中度过的。一个神童的诞生和夭折,固然有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但魏永康的家庭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可谓成也家庭,败也家庭。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我是很赞同这种说法的。生养孩子而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得不好,当然也首先是父母的责任。我深切地感觉到,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
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已有20多年了,现在的家庭结构大多数是“4-2-1”型的,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以前孩子多的时候,是孩子去争父母的宠 ,现在倒过来了,几个长辈争着去宠一个人,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啊!长辈争着宠孩子,很容易形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在很多人的认识里,爱孩子就等于给予,而且往往是物质性的给予。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钱给钱,要玩具给玩具,要吃肯德基就吃肯德基,只要自己拿得出的,就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即便有时候拿不出,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借钱买来给孩子。现在有些孩子一双名牌运动鞋就要五六百元,一场生日party花费数千元,孩子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因为孩子一身名牌,那是体现了父母的成功啊!
有一件小事,我一直印象很深。有次看到一位在街边烤羊肉串的父亲,满头大汗,一刻不停地烤啊忙啊,顾不得烟气熏人,也不管挥汗如雨,只想着多卖几串烤羊肉,多赚几块钱。这时他10来岁的女儿跑到他身后:“爸爸给我20块钱!”父亲没有丝毫犹豫,右手一边连续快速地翻滚着火炉上的羊肉串,左手马上摸出钱递过去:“快走,别让烟熏着你!”要钱去干什么?连问都不问。他要挣到20块钱需要烤多少串羊肉串啊!
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教育的分割和缺陷尤其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是暴露无疑的。可以毫无疑问地说:
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醒醒吧,父母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