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疏导
发布时间:2010-06-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晓玲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如何疏导

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二是好奇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三是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四是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其实,逆反心理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孩子有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他们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只要父母指导得当,是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
  首先,不要对孩子抱有成见。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有独立的意识便极力压制,父母反应越强烈越过分,孩子就越会坚持己见。
  第二,要保持作为家长的地位。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但切记你身为家长的地位,你可以倾听孩子的意见,但决定权在你。
  第三,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反感。
  第四,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有时,看起来逆反行为是针对你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第五,建立统一战线。孩子有时会喜欢两位家长中的一位。一位父亲也许会为女儿的亲密行为而不起心肠,并允许她享有母亲所反对的特权。同样,当父亲要为某件事而斥责儿子时,母亲也许会为儿子辩护。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会导致父母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个问题时,父母之间应该多商量,决定在哪些方面互相让步,然后,一起向孩子透露父母的决定。

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家长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而自己又存在着“家长制”作风,造成与孩子的对抗心理。切忌唠叨。当你的孩子处在这个时期时,要记住“理解、尊重、沟通”和“你真棒、你能行、我帮你”。

  同时,家长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