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幼儿教育又是基础的基础,6岁前的孩子如果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他的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都会水到渠成,你是孩子的第一
一、言谈举止,做出表率。
儿童是一张白纸,家庭是第一道染缸,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像摄像机一样摄入脑海,孩子最初的本领就是模仿;“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儿女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孔子的仁爱礼义,曾子的言而有信,都给世人树立了典范:曾子之妻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要去,妻哄着儿子说:“回去吧,让爹给你杀猪”!妻子回来果真看到曾子拿着刀正在杀小猪,就赶忙制止,曾子说:“你不是说给孩子吃肉吗”?“我是闹着玩呢”!“为人父母岂有欺骗儿女的道理”!最后还是把猪宰了。
你怎样对待父母,儿女将来也怎样对待你,“不见爹亲见儿亲,希望我儿见我亲,谁知我儿长大后,我儿又见他儿亲”!都是榜样的作用。
男孩一般模仿的对象是父亲,女孩模仿的对象一般是母亲;你爱说脏话,孩子很容易学会骂人;你花钱大手大脚,孩子自然就学会了挥霍;家庭虽然没有黑板、讲台,却是一所永不放假的学校,父母虽然没有备课笔记,却是孩子如影随形的老师;父母的人际关系、相处方式,常常可以在下一代的夫妻关系或异性关系中再现。
要想让孩子具备诚实、善良、责任感这三大优秀品质,我们就应该首先做出榜样。
二、开发智力,从小抓起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一千多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孩子在6岁前就已经获得了80%,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的。
日本一位离职教师永田益夫有两个孩子,一个4岁半的儿子,一个3岁的女儿,在孩子刚刚学习说话时,他就用收音机中的语言课程教孩子学习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
听起来不可思议,很多人批评他对孩子苛刻,认为往这么小的孩子脑子乱塞东西是一种虐待,会让孩子负担过重,将来会变傻!
事实上:兄妹不但没有变傻,而且还非常聪明。五种语言运用自如,从来不会混淆不清,他们也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有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中小学生学英语却感到非常吃力!还有我们的大脑已经发育成熟,为什么学一门外语比登天还难呢?
难道我们的学习能力还不如幼儿吗?答案正是如此!6岁前的幼儿,其大脑的吸收能力要比成人强得多,老师、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学的太多会累坏孩子”。只要引起兴趣,让他学什么都不是一件难事。
可见,幼儿的学习能力比青少年、成人要强得多
1920年10月,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一个小山村,人们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长大的女孩,大的七岁,被取名叫卡玛拉;小的两岁,叫阿玛拉。
送到孤儿院后,小的第二年死亡,大的活到1929年,孤儿院的辛格牧师在《狼孩和野人》一书中,记载了她们俩被教化的过程。
刚发现时,他们的习性与狼相同,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饿了才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只吃肉;吃食物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便像狼似的引颈长嚎。
经过7年的教育,卡玛拉仅掌握了45个单词,勉强说几句简单的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去世时估计有16岁,但智力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狼孩的故事说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期,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二、千万不可溺爱(放纵型)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为了安全,家长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往往还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济南一位女孩儿,因为母亲没有给她买喜欢的衣服,居然在公交车上揪其母亲的衣领,扇打母亲耳光!后来下车阻止公交车前行,旁若无人。直到110赶到,才息事宁人!
中国的一位学者到加拿大探亲,有一天,他正在家里看报纸,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
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找工作的”,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学者好奇地问:“你能干什么呢?年纪这么小……”。大孩子解释说:“我已经九岁了,而且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您看我的工作单。我可以照看您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玩游戏……”。
大孩子看他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您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您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
学者指着那个小女孩问:“她是谁?你工作时还要照顾她吗”?
听到更是令人惊奇的回答:“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去推您的孩子散步,最重要的是她的工作全部是免费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们的父母也应该是了不起的,因为他们敢于放手让孩子出来磨练自己;而我们有的家长却适得其反,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理论武装下,千方百计溺爱儿女。
第一种表现是给孩子特殊待遇; 第二种表现是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第三种表现是生活懒散 ;第四种溺爱表现是不让孩子劳动;第五种表现是一切包办代替,不少家长将子女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做保姆、奴隶;第六种表现是袒护孩子 ,爸爸管教孩子,妈妈护着;父母管教孩子,爷爷奶奶出来说话;其结果不仅孩子的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一定要有原则,迁就不是爱,而是隐患、大害!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地去‘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他起初无理的要求,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去拒绝他。
四、千万别控制过严(专制型)
孩子从3岁开始,就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孩子需要照看和管教,但不是要我们寸步不离、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更有甚者信奉“棍棒出孝子”的古训,动辄打骂、训斥,一副高高在上的气派,孩子在小的时候非常害怕这种家长,但到了中学就会出现叛逆,严重的叛逆。
五、千万宽严有度(民主型)
孩子喜欢“民主型家长”这是因为,在“民主型家长”面前,孩子的权利得到了尊重,孩子与父母交流有了畅通的渠道,孩子的各种正当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大大增强,孩子的亲情感也更加浓厚。
做一个“民主型家长”并不难,家长始终要把自己处于一个“参谋”的位置,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包办,可适当给孩子提建议。
尊重孩子的“自我空间”,不干涉孩子交友,不打探孩子的秘密,不偷看孩子的日记等。家长对孩子交友要适当关注,要把握一条基本的原则:不能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在交友中受到负面影响。
六、我们的设想
我们要把开发幼儿潜能、培养良好习惯放在首位;要把提升老师的素质当做重中之重,老师的优劣去留由幼儿和家长进行评判;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育装备,让孩子们每天可以学到先进的教育思想;从我们幼儿园出去的孩子在文明礼仪、学习、家务劳动等方面要有一个大的转化;利用升旗时间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掌握好语文和英语基础知识;想象力、注意力、抗挫折能力、抵抗诱惑以及交往能力的训练,都要有序展开。为此,要求家长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每天要有劳动作业。
幼儿每天回家要干一至两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收拾房间、叠被窝、跟爸妈洗脚、做好人好事等;孩子的书包孩子背,谁的事谁来干,家长要引导、监督,每周五下午接孩子时向班主任回报,老师统计存入档案,每月一评比,好孩子要上光荣榜。
2、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强制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不能让他们睡懒觉,现在不勤快,将来是懒汉,一个懒惰的孩子,注定干不成大事!
3、家长要满足孩子的学习用品,我们要从铅笔字抓起,每个幼儿都要写一手好字,因为手指训练可以开发幼儿的右脑,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想象、综合等功能!左右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双脑并用,潜力不可估量。
4、每个家长要做孩子的表率,不当着孩子的面吵闹,孝敬老人,和睦邻里;孩子有了过错,夫妻要保持一致,要讲道理,必要时可采取不理睬的方式来冷落他,让他面壁思过,使他感到犯错带来的没趣、难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好的习惯,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5、要学会赞美孩子,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有人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自豪”!每天和孩子玩一玩、聊一聊幼儿园学到的知识,让孩子唱歌、讲故事、绘画等,然后给他一个发自心底的赞扬。
我们的儿女个个聪慧美丽,我们应该给他们奠定一个美好的人生旅程!让孩子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