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预习篇
女儿的语文学习是我心头的一块伤疤——付出极多,可收效甚微。她课余时间基本全用于看书,可自从三年级以来,可每次考试成绩总在85-90间徘徊。虽说偶一向不太看重卷面分数,可毕竟成绩也是当前学习状况的体现,如此屡战屡败,让人不由起了疑心,经过多次仔细地分析卷面及与老师沟通交流,终于找到病因:孩子课内阅读失分率较高,明摆了学习习惯有问题。既然已经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就要及时纠正,俺决定从学习的第一步预习入手,猛刹歪风邪气,每天陪她一起完成预习作业。
在陪读过程中,俺尽量回避老师可能会讲的内容,课后习题由她自己思考回答。毕竟家长再怎么尽心,短期内也不可能超越受过职业训练的专业教师,不可能代替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肯定会出现偏差。但俺是孩子她妈,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她的喜好及弱点,只有扬长避短才能为她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
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在帮孩子预习新课时我基本遵循三步走:
第一步 课外知识扩展,包括作者生平,文章背景等,但不仅限于此。老师反映俺娃情绪化,对不喜欢的话题非常排斥。希望能通过这方面的准备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让她爱上每篇课文。
第二步 优美词句赏析。虽然俺娃儿阅读量较大,但她为了追求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经常囫囤吞枣地跳读,对中国文字的语言美没有过多研究,所以写作文时词汇贫乏,凑不够字数,现在是想办法让她慢下来的时候了。
第三步 尽可能地从阅读向写作过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众所周知,语文学习越向后走越不考课本内容,课本只是范文,学生要通过学习这些范文最终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写作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为未来做点小小准备应该不为过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