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家庭教育学习推荐----赵小兰谈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11-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春亚
10月1日,我有幸见到了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聆听她和她父亲赵锡成先生携手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  
赵先生夫妇教子有方。他们育有六个女儿,其中四个成了哈佛研究生,一个是玛丽学院的硕士,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老大赵小兰最有名,是美国第二十任劳工部长,美国内阁第一位亚裔女性。但她父亲说:“小兰不是姐妹中最有才的,也不是最能干的,更不是最有钱的。”

在此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家庭教育。

  • 赵锡成先生说: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所以父母不能给孩子太多的物质。


在赵家,孩子们买了东西回来都要报账,华而不实的东西不能买。
  • 但必要的支出也不能少。

比如孩子们如果想要学钢琴, 学游泳,这样的开销家长全力支持。
爸妈还带着孩子们每年出门旅游,开阔眼界,长知识,长本领。
  • 全面培养孩子们的能力。
除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书包自己收,自己的学习自己管理,孩子们还要做很多家务。因为每个人都是家庭一员,都要为家做贡献。

女儿们在家时,每个周末都要在院子里拔草。 虽然有人定期来修整花园,但拔草是孩子们的事。
每年夏天,父母带着六个女儿把整幢房子的里里外外全部粉刷一遍。 家里光卧室就有7个,那么大一套房子的粉刷全部由大家的双手做下来。工作完毕,看着焕然一新的家,那种幸福,满足和成功的感觉是如此的甜蜜。
他们家的车道是孩子们自己辛辛苦苦浇出来的。 那也是一项特别辛苦的大工程。
每年的暑假和圣诞节,全家都会出去旅游。 买机票,订旅馆,制定行程等全部是孩子们的事。
赵先生有一次到韩国开会,把女儿们也带去了。他不是带女儿们去玩的,而是让她们做女秘书的工作,接待客人,安排具体事宜,端茶送水等等等等。

家里小孩多,有时难免争争吵吵,打打闹闹。父母从不干预她们的纠纷,让她们自己解决争端,培养她们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每个小孩的性格脾气,爱好都不一样。 父母从来都是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因材施教。
比如说姐姐弹钢琴,妹妹如果对钢琴没兴趣父母不会逼她学。

父母总是跟孩子们说:“你不需要跟别人比。你不需要比别人好。  你只要每天都努力,每一天都比你的前一天更进步就可以了。”
  • 父母既尊重孩子,又要求孩子们守家里的规矩。
妈妈要求女儿们仪表整洁,行为举止端庄大方。

赵家有客人来时,女儿们都会热情礼貌地主动和客人打招呼, 陪着聊几句。

赵家宴请宾客时,女儿们忙着帮厨上菜,沏茶斟酒, 站在长辈们身后热情照料,却从不上桌。小兰做了大官后,只要回到父母家,依然一如既往地在厨房和餐厅间忙碌穿梭。
女孩子们在高中时,父母规定不许谈恋爱,不许在朋友家过夜,晚上11点之前必须回家。小兰说:“当时觉得父母管得好严哦。但是你也懂得他们都是为你好。” “而且我们家是一个整体,大家要互相尊重,一起维护。如果你我12点才到家,大妹妹凌晨一点,二妹妹凌晨两点。。。那别人还怎么睡觉呢?”
  • 给孩子梦想。
小兰入选“白宫学者”后回家看父母。  大家一起吃饭时,爸爸说:“小兰,你以后可以当部长。” 小兰当场脸红,跑掉了。因为她当时在华盛顿一个人都不认识,对在白宫的工作还很忐忑不安呢!

没想到多年以后,小兰真的当了部长!

赵先生说:“我们既要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又要有远大的理想。  两者同等重要。”
  • 父母是女儿们的坚强后盾。 爸爸总是跟孩子们说:“永远都不要失去信心,要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好。”

  • 赵先生最后说:“我当时在大学里受的教育是学成知识是为了以后回馈社会,报效祖国,而不是为赚钱。 ”

对呀,人一定要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能永远谦卑,永远积极努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