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07常州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培训班发言稿
发布时间:2008-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秦亚

 

大家好!

  首先非常荣幸能再一次有这样的机会在这和大家一起探讨电脑制作竞赛的辅导工作。继去年我校叶晓丹同学的电脑绘画作品《收获》获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后,很幸运,今年,我校何媛媛同学的作品《喊秋》又一次获得一等奖。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作品《喊秋》。单看这幅作品,从画法和运用电脑制作的技术及技巧方面并不复杂,学生只是使用了“画图”程序和“Photoshop”软件进行了综合创作。简单地利用“Photoshop”软件中色彩渐变功能进行着色,从而使整幅画画面色彩鲜明,以展现秋天的美。

  总结《收获》与《喊秋》两幅作品成功的原因,如果说去年《收获》是因为选用了独特的黑白色版画创作风格而获奖,那么《喊秋》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我认为应该有两点:

  第一点:作品的立意

  《喊秋》这幅作品的立意是从这位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位学生来自四川的一个农村,由于父母来常工作,所以她跟随父母一家人远离家乡,作为一名新市民儿童,虽然现在每天都生活在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城市中,但她常常对家乡重峦叠障的山脉、一望无边的田野、院后青翠挺拔的树林想念不已。因此,以儿童画的表现手法创作了这幅作品,来展现家乡的美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近几年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电脑绘画竞赛后,我越来越意识到,创作一幅优秀的作品,立意是第一位的。它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的根本,直接关系到绘画的布局、选材乃至绘画的整体格调。我们在辅导学生选题立意时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加以适当的引导,要用新颖的眼光和角度去寻找创意,不要完全放任学生不去引导,很多孩子是一提环保的主题,就是画一些很普通的保护环境的画,一提科技幻想,就是搞个动漫世界。所以在进行作品创作时,要启发学生用新奇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才能创作出一些好的作品。

  第二点:确定了一个好的作品名

  作品名好像人的外衣一样,是对事物的第一印象。我们很多学生在创作作品时,有了很好的立意,并且顺利创作完成后,却很不注意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实在及准确的名字。而“喊秋”这个题目正是这幅作品的另一个亮点。意在作者思念家乡时,总想大声呼喊,为金色的九月、为收获的秋天、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甜美祥和的日子呼喊。正是这个题目将这幅作品的立意再一次得到提升。

  在辅导学生电脑绘画的过程中,我觉得重点是在“绘画”而不是“电脑”。和其他少儿绘画一样,都是孩子们站在和成人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作品中总会透露出不同寻常的地方,都是表现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与传统绘画只是在表达的介质和工具上的区别,以其独特的绘画方式让学生以电脑为媒介,借助鼠标和键盘,运用相应的绘画软件来完成构思、表达情感,从而描绘出孩子们心目中美好的视觉形象,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学科相整合的美丽前景。但由于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毕业的,没有接受过美术方面的专业培训,辅导学生绘画有时确实是力不从心。因此我认为“电脑绘画”辅导工作的最佳方式是信息技术教师与美术教师合作。然而由于原因种种,并非所有学校都可以实现信息技术教师与美术教师合作辅导学生,那么就必须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独自走“电脑绘画”辅导的探索之路。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凭借着对电脑美术的喜爱,把辅导学生电脑绘画视为一种乐趣。回顾这几年,总结开展辅导“电脑绘画”竞赛工作,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精心挑选辅导对象

  对于需要独自开展辅导工作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对象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最终比赛成绩。辅导对象的挑选除了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自己多观察学生外,还需要多与班主任、美术教师沟通,因为他们更加了解学生绘画方面的情况,可以从中挑选到最合适的学生。我认为一个合适的辅导对象必须要符合几个条件:1、挑选拥有良好的色感的学生。色感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培养,如果一幅绘画作品没有好的着色,那么这份作品就不可能是一份优秀的作品。因此,是否拥有良好的色感成了挑选辅导对象的重中之重。2、挑选具有一定创作能力的学生。“电脑绘画”和传统绘画一样,都是要求学生最终能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因此挑选的学生是否拥有创作能力成了必要条件之一。3、挑选拥有一定绘画能力的学生。这一点对于需要独自开展辅导工作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同样重要,辅导学生绘画始终都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专长,可以挑选到拥有绘画能力的学生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信息技术教师的先天不足。4、挑选有耐性的学生。根据经验我们在进行电脑绘画培训以及作品创作时,往往是需要坐在电脑前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因此辅导对象必须要有一定的耐性。5、挑选拥有一定电脑操作能力的学生。这一点相对其他四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培训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专长,学生只需要多多上机练习,操作能力的提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二、精心设计辅导内容

  首先,一切从模仿开始。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电脑绘画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就让他独自创作作品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模仿,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中因陌生而产生的恐惧,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各个绘画工具的运用,从而迅速提高培训对象的电脑操作水平。

  其次,通过实例培训学生电脑绘画的基本技能。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先把电脑绘画所有工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这样的做法其实收效不大,当你刚刚讲完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可能他就会把之前所听懂的几个工具的使用方法给忘了,导致熟练运用工具的效率不高。而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教师向学生逐一分析实例中所运用到的工具,及时讲解其工具的主要用途和适用的地方,并及时让学生实践操作让他模仿实例,从而加深对该工具的认识。

  再次,教会学生电脑绘画的技巧。当辅导对象已经掌握了电脑绘画的基本技能以后,为了提高他们的绘画效率,我们必须教会他们电脑绘画的技巧。例如:教会他们使用快捷键、调色板等。

  最后,观察学生绘画的过程并指出其存在的毛病,提高效率。其实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的毛病,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对他们进行观察、及时给予他们改进的办法。

  第三、巧妙安排辅导环节

  1、通过比赛辅导学生。比赛本身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只要恰当的利用这点压力会使得学生培训的时候更加用心和专注。特别是上交作品类的比赛,由于此类比赛只是规定主题的大方向,没有严格要求具体的主题,对学生的创作空间约束不大。不单如此,此类比赛没有时间上的束搏以及没有限制教师的辅导意见,因此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和学生研究如何改进作品,从而达到迅速提高学生的电脑绘画能力的目的。

  2、以生带生,通过新旧学生的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大家在电脑绘画上的技巧。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有时并不是谁先入门谁就一定比后入门的人要强,即便是教师也好,有很多时候是学生会先发现解决相同问题的最佳方法。用旧生带动新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比教师从头到尾重新培养一个新生的效果还要好。

  3、鼓励学生勇于创作,在吸收他人作品的精华后,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如:在创意辅导的中期,可以暂停电脑操作训练,结合学生主题创作的初步体验,安排学生欣赏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感悟科学人文精神,学习表现技巧,体会表现手法的独到之处。这样对于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感知的灵敏度,积累创作资本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创意水平的攀升也起到奠基的作用。

  如果把电脑绘画简单地分为操作与创意两个方面,那么可以把操作各种绘画软件比做一座固定不变的城市,我们很容易摸清城市中的每条道路,也很容易教会学生如何走这每条路。难的就是如何教会学生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用充满个性化绘画风格,向观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思考和认识,使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因此,从操作到创意,我还需一如既往地不断探索下去,让我们一同努力,争取以后在电脑制作活动中都能收获成功的硕果。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