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学困生案例
发布时间:2013-0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赵君

 

学困生个案分析

江宁科学园小学杨春龙

学生:姜某

存在问题

  她几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在50分左右。总而言之,她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

原因分析与诊断

    1、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

    2、智力因素相对差些的他在班额较大的集体中,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相对少些。

    3、学习差,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难度加大,学习上更是困难,造成恶性循环。

    4、性格内向,平时与伙伴接触少,难以借此来调整学习上的被动状态。

根据以上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学生的学习困难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强大的外在学习动力和内在学习动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父母一直没有寄予她多大的希望。她自己也没有赶上去的决心和勇气。老师的鼓励也曾让她获得快乐,但很快成为过眼烟云,最终没有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

但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他非常诚实,从来不说谎。有要求上进的美好愿望,劳动积极,天真可爱。

帮教转化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她,寄希望于她。那么她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差生不是定了型的砖,学生再差也有其“闪光点”。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住学困生地闪光点及时的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发掘他们积极的潜力。学困生是因为缺少爱,缺少能理解他(她)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才在学习上变的冷淡、自信心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针对韩陈雨洁同学,早先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她,所以对她的屡屡教育都无济于事。我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她同学许浩的优势,随时给她以帮助。我则时时给她以鼓励,在同学们面前经常表扬她,给她树立自信,鼓励她再接再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