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发布时间:2013-10-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许叶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310月23日
地点
马小
幸福剧场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296
实到人数
296
主持人
方 燕
活动
形式
心理专题讲座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了解自我,并自我肯定,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能力。本次讲座,旨在让学生自我了解、自我肯定,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我形象,并学习尊重以及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会议主要流程:
1、班主任负责点名、安序就座。
2、主持人强调本次讲座的目的和相关的纪律要求。
3、许叶老师专题讲座《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学生静心聆听。
4、师生互动,各班代表提问。
5、方燕老师作总结性发言,再次明确讲座的目的、意义,希望在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同时对各班的会场纪律进行了点评。
 
 
本次讲座贴近学生的身心实际,很必要。许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给学生送上了一碗心灵鸡汤。学生听讲认真,互动热烈。
 
填表人      方 燕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许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并自我肯定,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能力。
2、自我了解是一个人对自己各个方面的感受和看法,包括对自己的外表、性格、智能、人际关系等的了解。
3、自我肯定则是在了解自己后,能够接纳自己,建立自尊,并且乐于做自己。
4、一个肯定自我价值的人,比较容易建立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力,这种能力对于应付日常生活的问题,很有帮助。
5、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我形象,并学习尊重以及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教学重难点: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教学设计:
            ↗重要性
1、什么是自我
     ↘活动:“我是谁”自画像                
↗物质的我—认识身体(坐、走、说话、吃)
   ↗客观                 
2、认识自我     ↘心理和精神的我 —情绪、心理年龄
               ↗他人眼中
↘主观   自己活动的结果—都是别人(自己)的错
          ↘自我内省法
          ↗活动:最好的礼物
3、悦纳自我           ↗1)你生来就是冠军
↘具体途径   2)喜欢你的身体
            3)世上只有一个你
            4)你不等于你的错误
            5)原谅自己
          ↘6)表达自己的个性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说明:
悦纳自我是一生的主题,下面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学设计,主要让学生接受自己那些不能改变的缺点。我能够改变的:努力提高(生理上如发型、服饰、精神上如行为、品质、心灵等);我不能改变的:接受它(生理上、遗传如声音、骨骼的大小等,客观现实)。
了解悦纳自我的途径:我于自己的关系、我与别人的关系、我与事的关系(情况不同缺点可能变优点)。
教学步骤:
悦纳自己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客观环境并不完全相关。有些人虽有生理缺陷,但很乐观;有些人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但却不喜欢自己;有些人并不富裕,却知足常乐;有些人有钱有势,却并不深感快意。古代有一位皇帝,问一位哲学家,究竟谁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哲学家回答说:“他自己认为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就是一个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弱点。但有的人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之后,就当作包袱背起来,老是挂在心头上,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马克思很欣赏这一谚语:“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你跪着。”事实上,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你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关键在于你应当充分、准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先在心理上悦纳自己。
1、热身活动:我这儿有一个礼品盒,里面是老师最喜欢的我们班的同学的照片。谁有兴趣想来看看?(我手上拿着的礼品盒,包装精美,里面是一面镜子)
看过的人请谈谈自己的感受。8分钟
2、具体途径:
(1)你生来就是冠军
你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你是否考虑过你在诞生之前就赢得了许多战役吗?遗传学家设菲尔德说:“停下来考虑你自己的事吧。在整个世界史中,没有任何别的人会跟你一模一样。在将要到来的全部无限的时间中,也决不会有像你一样的另一个人。”
你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为了生下你,许多斗争发生了,这些斗争又必须以成功告终。数以亿计的精细胞参加了巨大的战斗,然而其中只有一个赢得了胜利——就是构成你的那一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所包含的全部遗传物质和倾向是由你的父亲和他的祖先所提供的。卵细胞中的软色体所包含的全部遗传物质和倾向则是由你母亲和她的祖先所提供的。你的母亲和父亲本身代表20多亿年前为生存而战斗的胜利的极点。于是一个特殊的精虫——最快、最健康的优胜者——同等待着的卵结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微小的活细胞。——你生下来就是冠军。你从过去巨大的积蓄中继承了你所需要的一切潜在的力量和能力,现在无论有什么障碍和困难处在你的道路上,它们都不及你在成胎时所克服的障碍和困难的十分之一那么大!发掘你的潜能以便达到你的目的。
(2)喜欢你的身体——悦纳自己从喜欢自己的身体开始
你喜欢自己的身体吗?如果不喜欢,就请具体分析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和每一器官,并例出你所不喜欢的每一项。(给大家时间来做这个事情)(如果上一次已经做了,就不再做了。)
你或许没有一个美丽的身体,但它就是你的身体,不喜欢它就意味着你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人来接受。不要让他人决定你喜欢什么,你应该努力去喜欢自己的整个身体并使它既具有价值、又富有美感,从而摒弃他人对你的比较和评论。
一位一直渴望能成为一名歌星的外国女人,但容貌是她最大的致命伤。当她第一次登台唱歌时,为了掩饰一口难看的牙齿,她尽量拉长上嘴唇,希望能盖住,结果呢?她的样子变得更滑稽可笑,使得演唱会彻底失败。一位观众听了它的歌,认为她很有天分,对她说:“我看了你的表演,知道你想隐瞒什么,你对自己的牙齿感到懊悔。”她听了满脸通红。这位观众继续说:“牙齿不好又能怎样?难道那也是罪过吗?不要去隐藏它们,张开大嘴大声地唱出来,观众会喜欢你的。克服心理的障碍,也许这口牙齿还能为你带来好运。”歌星接纳了观众的劝告,忘记牙齿的缺陷,专心的面对观众演唱,后来她成为歌坛上一位闪亮的星星,很多人甚至想模仿她!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上帝的一个杰作,没有一个人完全和你相同。
(3)世上只有一个你,你就是你
王子的故事:有一个王子,长得十分英俊,但是他却是一个驼背,他请了许多名医来医治自己的病,也没有治好。这使王子非常自卑,不愿意在大众面前路面。国王见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专程请教国中的一个智者,智者帮他出了一个主意。回来后,国王请了全国的雕刻家,刻了一座王子的雕像。刻出的雕像没有驼背,后背挺得笔直,脸上充满了自信,让人一见就觉得风采照人。国王将此雕像竖立在王子的宫前。当王子看到这座雕像时,他心中像被大锤撞击了一下,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竟流下了泪来,国王对他说:“只要你愿意,你就是这个样子。”以后王子时时注意着要挺直后背,几个月后,见到的人都说:“王子的驼背比以前好多了。“王子听到这些话,更有信心,一后更注意时时保持后背的挺直。有一天,奇迹出现了,当王子站立时,他的后背是笔直的,与雕像一模一样。
大家可以就这个寓言故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国王和雕像就是心理咨询师的作用,你通过雕像来看清自己:原来我也可以是这样的!
学会接受自我,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头脑。你站在一面镜子前,观察自己的面孔和全身。你可能喜欢某些部分,而不喜欢某些部分。有些地方可能不怎么耐看,使你感到不安,如果你看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请你不要逃避,不要抵触,不要否认自己的容貌。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放弃完美,放弃“公有化”的标准,而用自己的标准来看待自己。否则你就无法自我接受、自我肯定。
风雨中的一片树叶的故事:一个姑娘她生病了,病得很重。她对自己失望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望着窗外一棵树说:如果明天早上树上还有一片树叶,我就活下去。她就一直看着这风雨中的一片树叶,直到早上。她得救了。但是她不知道隔壁的一个老画家为了让她活下去,冒着瓢泼大雨爬着梯子画上去的。因为受了风寒,老画家去世了。
你认为自己好看就好看,你认为自己行你就行。这全在乎你自己。
怎么样?用自己的眼光注视镜子里的自我形象,并试着对自己说:“无论我有什么缺陷,我都无条件地完全接受,并尽可能喜欢我自己的摸样。”你可能想不通:我明明不喜欢我身上的某些东西,我为什么要无条件地完全地接受呢?
接受意味着接受事实,是承认镜子里的面孔和身体就是自己的模样。接受自己承认事实,你会觉得轻松一点,感到真实和舒服了。时间不长,你就会体会到自我接受与自信自爱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学会接受自我,才会构建属于自己的头脑。
(4)“你”不等于你的错误(人和行为要区分开来)
我是一个人,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不能与我的行为混淆起来。但很遗憾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
如:你也许犯了一个错误,但是这不是说你就是一个错误。你也许不能恰当地和充分地表现自己,但是这不意味着你自己“不好”。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
承认自我意味着接受我们的现状,包括我们的错误、弱点、失误,也包括我们的财产和力量。不过,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些消极因素属于我们而不等于我们时,承认自我就容易得多。很多人耻于健全的“自我承认”,因为他们坚持把他们的错误与自己等同起来。我们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行为和弱点,然后才能改正它。
学会在感情上容忍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必须从思想上承认我们的弱点,但是绝不能因为这些弱点而恨我们自己。区别对待你的“自我”和你的行为。“你”不会因为犯了一个错误或者方向有一点偏差,而毁灭或者变得没有价值,就象打字机打错了一个字、小提琴发出一些不和谐的音响并不影响它们的价值一样。不要因为自己不完美而憎恶自己。你有很多朋友,他们也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那些装作完美的人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
(5)原谅自己
你需要接受一个事实:有时你不得不妥协。人无完人!放你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对自己严加责备是无益的。这样的态度常常导致你完全放弃,或者降低标准。向儿童学习。他们学走路时,有时会跌倒。他们既没有放弃学习走路而改成继续爬行,也没有因为跌倒而责备自己。他们休息一会儿,拍拍灰尘,接着继续下一次练习。
当我们发现自己“跌倒”时,也要有这种态度。毕竟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在我们弄清自己的目的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还没达到它呢!我的一个老师告诉我,三件事你可以在发现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奖励自己,而不是惩罚自己。
(6)表达自己的个性(你无须得到别人的赞许)
什么使你显得独特和出众?找出你最喜欢的个性。5分钟
如果你觉得这很困难,想象以下你最好的朋友是怎么形容你的,说究竟是什么使你很特别?现在看你是怎样表达自己的个性的——如果你没有表达出来,想想要怎样才能表达出来!
总之,只有放弃完美的人,才能自我接受、自我肯定。古语云:瓜甘苦蒂,物不全美。从理念上讲,人们大都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精灵神通的完人。但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的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是,对别人也往往是全面衡量。
任何人总有其优点和弱点两个方面。伟人、名人也不例外。
洛克菲勒是石油大王,他有学习障碍,但他是社交能手。
阿里士多德的沟通能力有障碍,但他是一位内省力很高的哲学家。
梵高受情绪困扰,但他在视觉上的成就却是超凡的。
孙膑腿上有残疾,但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
罗斯福的下肢残疾,但他带领美国人赢得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
海伦.凯勒失聪,但她的内省里却不凡。
爱因斯坦曾遇上学习障碍,但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
邱吉尔有沟通障碍,但是他却在国际政坛上号令群雄,叱咤风云。
贝多芬失聪,但是他是乐坛上的巨人。
所以,我们不要为自己的缺陷伤心难过。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个新东西,”应该为这一点庆幸,应该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就的你。
人是可以认识自己的,操纵自己的,人的自信不仅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同时也相信自己有弱点。我们放弃了完美,就会明白我们每个人的两重性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应当保持一种心态和感觉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弱处,我知道自己的潜能和心愿,也知道自己的困难和局限,自己永远具有灵与肉、好与坏、真与伪、友好与孤独、坚定与灵活等等的两重性。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说得好:“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乎,其实说的是实在话,并不适用每个人,可惜的是,许多人不肯接受这个已经失去了模子的自我,于是就用自以为完美的标准,即公共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就得如此相似,失去了自我。
最后我用道格拉斯•马拉斯的一首诗作结。
如果你不能做一棵山颠上的松树,
那么,就做一棵山谷旁的灌木,
但是,你要成为一棵坚强有力的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灌木,
那么,就做一片青绿色的森林,
但是,你要成为一片森林,
那么,就做一席草地吧。
带给人们春意与盎然。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马斯基鱼,
那么,就做一条巴斯鱼,
但要快乐的优游于湖中。
我们不可能都做统帅,
但我们可以做个尽职的部属。
没有伟大的任务让我们担当,
但我们可以对份内的事,尽忠职守。
如果你不是一条宽广的公路,
那么,就做一条充满诗意的洋场小径。
如果你不是一颗火热的太阳,
那么,就做一颗幽柔的星星。
失败与成功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以真诚面对生活就是最美的表现。
小结:认识自我不容易,要高兴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当然包括优势和弱势就更是不容易。但是不等于说,不容易我们就放弃它,相反,就更要求我们努力地去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接受一切我们不满意自己的部分,自然你就学会接纳自己了。
 
 
 
 
 
 
 
 
 
 
 
 
 
 
 
 
 
 
 
 
 
 
 
 
 
 
 
 
 
 
 
 
 
 
 
嫉妒,是一种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的心理。嫉妒的危害很大,它不仅妨碍团结,影响进步,给同学和集体带来损失,而且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种心理如果发展下去,还可以使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击和伤害别人的事来。本课就是要通过多种方法,适当调控学生的心理,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嫉妒心。
辅导目的:
1、 了解嫉妒的含义;
2、 了解嫉妒给自己及他人造成的危害;
3、教给学生缓解以及消除嫉妒的办法,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3、模拟实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场地:
课堂
辅导步骤:
一、过一封信和一个事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看,教师读)
教师:老师在一所学校当课外辅导元,有位和你们一样大的同学写了封信给老师。这个问题在做的同学可能也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辅导老师:过去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第一名,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升入高年级以后,有些同学的学习进步很快,其中一名同学的成绩还超过了我。为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点恨那个同学请你来帮帮我,好吗?                                         
教师:此外呢,还有一个事例想让大家来听听。
2、小华和小英本来是很要好的朋友,过去都是班委,这次小华继续当选为班委,小英没有选上。从此,小英就不理小华了,而且还在背后说,当班委没什么了不起的。
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敏和小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这是什么毛病?
在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一种被称作“嫉妒”的心理,正悄悄地在她俩的头脑里作怪,她俩总想着自己比别人强,一旦感到别人超过自己时,心里就不舒服,忿忿不平,对待超过自己的人,不是采取欢迎的态度,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而是故意找别人的毛病,极力排斥、贬低他人。这种心理对个人是极不利的。
(板书: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
三、通过师生对话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嫉妒心给我们带来的害处。
1、思考题:你嫉妒过别人吗?如果有,你会有什么表现?
2、自我暴露,引导学生举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讨论。
教师:大家同学不要羞于表露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嫉妒的情绪,老师也有过。老师在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玩篮球,但因为个子,老抢不到球。有次,就偷偷把球了起来,让大家都不能玩。后来我的老师教育了我,我明白嫉妒是不好的心理,会)破坏集体的团结,使集体的人际关系不合谐,大家就不能同进步。老师是抛砖引玉,现在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故事吧!
3、教师进行小结:嫉妒心给我们带来以下的害处:
1)给同学造成心理压力,击上进的同学。
2)自己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别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当然就不能向别人学习,自己很难得到进步。
3)破坏集体的团结,使集体的人际关系不合谐,大家就不能同进步。
4.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指出以下两点:a心理不健康,也是一种病,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b一个人有不健康的心理,自然也会影响到他的身体,造成身体的不健康
结合这一点,可以讲一下《三国演义》中周瑜气病、气死的事例。(请会说故事的同学来表演)
四、通过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并对事例中的情境进行讨论:我应该怎么做?进而选择正确的答案,从而掌握克服嫉妒心的办法。
事例一:小明平时学习比小强好,可期末考试时,小强的成绩比小明要好,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想?
   1)小强有什么了不起的?
   2)小强的学习成绩超过我,证明他有比我强的地方,我可不能服输啊,要迎头赶上。
事例二:小刚这回在“数奥杯”比赛中得了一等奖。而小勇才得了个三等奖,但小勇的体育成绩比小刚要好得多,小勇该怎么想?
   1)小刚太可恨了,竟敢比我强!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我数学成绩不如小刚,但我的体育成绩要比他好,我可不能丧失自信心。
事例三:小丽和小芳都被同学提名为班长候选人。投票结果,小丽获胜,小芳该怎么想?
   1)小丽当班长,一定是作了手脚,真讨厌!
   2)那么多同学选小丽当班长,看来她还真有两手呢!我可得好好向她学一学。
事例四:小玲和小欣是好朋友,俩人都去报名参加校田径队,结果小玲入选,小欣落选,小欣该怎么做?
   1)不再理小玲。
   2)继续和小玲做朋友,为小玲入选而高兴。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及选择正确的答案,使学生掌握以上四种缓解及消除嫉妒心的方法。(一种事例对应于一种方法):
(1)化嫉妒为竞争。
(2)心理平衡,恢复自信心。
(3)虚心学习,取人所长。
(4)真诚交往,通过人际沟通缓解及消除嫉妒心。
通过举身边或听、看过的例子,讨论得出:被嫉妒者主动耐心与嫉妒者交往,对其热情关心,在真诚和善意的交往中可以逐步消除嫉妒心理。
让学生来表演以上事例,强化学生的感受
五、指导学生运用以上学会的方法来分析开头两个事例。要求学生进生角色变换,想一下,如果我是小敏或是小英,要缓解或消除我的嫉妒心,我该怎么想?怎么做?(通过这一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
六、教师小结:嫉妒心并不可怕,有了嫉妒心,只要善于使用老师教给的方法,缓解或消除嫉妒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嫉妒心的产生,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要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