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后进生转化案例
发布时间:2015-07-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鸣凤

 后进生转化案例

后进转化对象介绍:周璇,男,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差,上课不想听课,偶尔会发言,属随便性格型。学习习惯很差,作业字迹潦草,做作业速度慢,家长常反映在家做作业常做到很晚,有时课堂测验不能完成,所以经常不及格。劳动积极性低,比较懒惰。优点:比较听老师的劝导。

转化后进生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转化过程

一、老师对后进生要全面了解、有的放矢、灵活操控。我把它归纳为望、闻、问、切。(1)所谓就是观察。老师日常细心的观察有助于了解后进生长处和短处,这样,可利用其闪光点树立其信心。(2就是听。这里不但要听科任老师的评价,也要深入班级同学听其他学生之间的看法,更要洗耳供听,耐心听后进生本人的述说。这才能了解他心灵深处的东西。(3。既要问学校老师,又要问学校学生;既要问后进生的过去,又要问现在;既要问后进生的学习,也要问生活……4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把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不同表现,认真做好分类记录,并建立后进生档案,对症下药。接下来,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的病因采取多种形式,寻找适当时机给予教育。给他们一个平等,温暖,改过的机会。

二、引导后进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后进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空间

对于后进生来说,它们的学生兴趣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针对后进生的具体情况,我在讲课时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新词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词组或句子,有难有易,只比速度和准确率,并对学生进行弹性评价,使后进生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没有了压力,他们自然也得心应手,由厌烦学习变成乐于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培养后进生的独立思考习惯,课堂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对老师所讲内容提出意见,也可以让他们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只有点滴进步。

三、架起爱的桥梁,恢复后进生的心理平衡。

1、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与学生才会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安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更是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2、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转化工作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转化的注意点: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三心

1)、信心是转化的条件

面对一位后进生,如果老师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其转化,那么这位老师一定会想方设法做好转化工作;反之,如果从思想上认为后进生是朽木不可雕,那么,这位老师往往会找出诸多的理由,不去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说,教师没有转化后进生的信心,便没有促使后进生尽快转化的条件。

2)、爱心是转化的关键

爱学生,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后进生身上尤为明显。爱,可以提高教师转化后进生的能力。虚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管理经验,不懈地探索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3)、恒心是转化的保证

转化后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教育活动、一项措施往往收不到显著的教育效果。对问题严重的后进生,更是如此。有些后进生虽一时有所转变,但由于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又会使他们重新成为后进生。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不转变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

转化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转化,周璇同学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