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生的转化
发布时间:2013-0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春亚
一、问题
我班有一位学生,自理自控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较差。该生上课东张西望,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总是拖欠,书包里总是乱七八糟。
二、原因分析
该生父母离异多年,从小跟随父亲生活,缺乏母爱,缺乏耐心细致的管教,从而导致该生养成了许多的坏毛病。
三、转化过程和效果
为了能彻底地转化这个学生,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不喜欢同学。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不喜欢同学?”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们都不和我玩。”我顺着问:“为什么他们都不和你玩,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经常不遵守纪律,影响同学们学习……”“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位同桌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努力了,纪律上进步了,自理自控能力也提高了。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他吗?”我笑着说:“你进步了,懂事了,我真替你高兴。”
四、方法及依据
1、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
2、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好同学和他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朋友。同时通过好同学的榜样力量来激励他!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该生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学生。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