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0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方燕
【案例】这是发生在这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评卷的当天!
“看看,2分!你怎么考得啊?一道选择题都5分呢,十二道选择题一道都没对!你说你整天都学了啥?你可真够厉害的,直接给我们投了个威力如此之大的炸弹!班级均分被你拉掉了多少啊!说,到底怎么考得?”
面对我的喋喋不休,她,只是微微低着头,面无表情,没有一丝惊讶的站着,一副冷眼旁观的样子,让我顿时火冒三丈:“说啊,怎么不说啊,100分的满分你考了个2分,站到这里还竟是一副“烈女”的形象,你还以为自己把什么有理的事干下了。怎么不说话,哑巴了?”
她终于开口了,虽然声音很小:“我没考好.”接着就又不吭声了。
“当然,2分,已经能说明你没考好这个事实了。我问你的是你是怎么考得?能考个这么‘突出’的成绩……”当我还在宣泄自己的愤怒时,她竟扭头跑出了办公室,让我傻塄住了两秒后,气的我瘫坐到椅子上:“这坏丫头,竟然这样对她的老师,看我不好好收拾你,气死我了…….”由于紧接着有另一个班的课,我连忙调整好情绪进教室上课去了。
下课返回办公室,在桌上看到了一封给我的信:
方老师:你好!首先我向你道歉,说声对不起!我不应该那样没礼貌的跑出教室!
之所以选择书信的形式,是因为我不太爱说话,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从来不捣乱课堂纪律,所以你肯定没注意到我;说实话,我喜欢上你的语文课,我也喜欢学语文,所以我学的很用心。课堂认真听,作业认真写,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并不突出但也不是最差,所以你还没注意到我;所以半学期以来你从没有叫过我的名字,从没有注意到我。所以,为了能引起你的注意,这次考试中我故意把自己会做的题做错,选对的选项故意改成错的选项,想考个较低的分数让你也能关注到我,可是我真没有想到这个成绩也太低了竟拉了全班的均分,撤了班里的后腿。老师,对不起……”,
看到连续的这几个“所以”,我开始感到紧张与不安:看看自己刚才都做了什么?面对一个2分的成绩,作为老师的我竟然只有指责与埋怨;面对学生的扭头离开自己除了生气与发火,还能做什么?立志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遇事不从学生角度出发寻求缘由,如何能被学生接受?……一个个问号令我警觉!
【反思】
一个班级里总有这么一些像她一样的学生,他们性格内向,老实听话,从来不会招惹是非,成绩排名处于班级中游地带,不会像尖子生那样惹老师特别关注,也不会像那些学困生令老师头痛, 被认为是老师最放心的学生 ,因此往往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原来看似一幅乖顺听话的他们,内心里一样有着对成功的渴望,有着被老师肯定与欣赏的期许.这类学生内心里经受着强烈的冲突与挣扎:想一鸣惊人,没那个本事,想让同学们刮目相看,没有那胆量,于是采用一些消极抵抗的方式来发泄:对班级活动不积极主动,分配到的任务一个劲的推托,冷眼看待同学间的友谊,虽不敢出头露面,但看到别人事情没做好时心里会幸灾乐祸;或者干脆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希望能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有时干出的事会让人瞠目结舌,这要比起平时小错频繁的学生来说结果更可怕。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接下来要怎么做呢?首先要在心里为这部分学生留下一定的位置,他们也是我的学生,我不应该以自以为是的判断来剥夺对他们本应该履行的职责,要尊重他们,给予关心。最重要的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他们,给予表扬和肯定。相信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开在田埂边上的花照样会迎风舞蹈,照样开的美丽!
“意为先,而后行”有什么样的心理意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措。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个性鲜明的学生,难免会碰到被某个学生的言行触怒而大动肝火的事。此时我们常常会对学生的错误产生不公正评判,也就容易使我们给与学生一些不公正的批评与对待,从而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误会与恼恨,教育非但没有效果,还会起反作用。我为什么当时会发火,会埋怨?不难发现,是自己当时没有耐心,没有等她把话说完,对荒唐与否的判断是以自我为参照对象的。
自己曾看到过这样一个片段:有个孩子很懂事,三岁时有客人问:“如果你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你把哪个给妈妈?”孩子说:“我在两个苹果上都咬一口……”。客人惊愕的叫了一声:“你这孩子……”客人的意思是说‘这孩子心眼儿可太坏了,两个苹果都霸占了!’可是孩子慢吞吞地说:“……然后把那个甜的给妈妈吃。”只需要等待,就能看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善良,未必会认为是孩子的思想有问题。如果当时自己再等一会儿,让她把话说完,让她能感受到你是在真正在关心她,想帮助她,那么学生就会相信你愿意告诉你她的真心话。
所以教育上的事往往快不起来,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想通过一两次的谈话就能根除掉学生的迟到习惯 ,想通过一两份的检讨书保证书就能改掉捣乱课堂纪律的坏毛病,想通过一次家访就能使学生痛改前非,这样的心理是不科学,不理智的。十五六岁的学生行为习惯已经养成,要想改变绝非是一朝一夕事.
当我们碰到基础差的学生时请不要埋怨,因为他也会有令你欣赏的一面,只不过现在他可能处在低潮,过了这道坎,他也许意气奋发,突飞猛进;当我们遇事时请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孩子们得需要他自己消化的时间。书要留白才好看。等一等,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是对学生天性的一种有条件的顺从。这时我们能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的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他们的点滴进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这样,生活原本可以变得更美好,心情原本可以更轻松,步履自然更从容。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