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后进生转化案例
发布时间:2013-06-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宋勤明

 

后进生转化案例
马小:宋勤民
学生:蔡雨佳
存在问题:这学期我任六(5)班的语文,蔡雨佳是六(5)班的一名学生,对她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她几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在50分左右。总而言之,她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
原因分析与诊断: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
帮教转化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她,寄希望于她。那么她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为了巩固她已有的成绩,我给她吃“小灶”,利用课活的时间,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她的自信心,维护她的自尊心,锻炼她的意志,培养她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比如认生词,刚开始她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她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读课文,由于识字的局限,虽然读的不成句子,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她鼓掌以此鼓励。
从这个事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帮助学困生克服弱点,树立自信心;2.树立学困生在学生中的地位。;3.帮助学困生制定短期目标。教师在与学困生多次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制定近期要达到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需采取的措施。以前做班主任时,如果遇到学困生犯错误,我会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这样做,主要是受传统的以学习成绩定学生好坏思想的左右,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缺乏耐心和细心。一学期下来,学困生对我敬而远之。在与其他教师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时,一些教师的话语触动了我的心灵:“对学困生的转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